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别碘盐的优劣有4个诀窍。 一、手捏、鼻闻、口尝辨质量。精制碘盐,用手抓捏盐为松散状态,颗粒均匀,鼻闻无臭味,口尝为纯正咸味,假冒碘盐,用手抓捏呈成团状,不易分散,多为工业废渣和硝酸钾,鼻闻有股氨气刺  相似文献   

2.
常闻 《教学随笔》2011,(10):32-33,40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巅徐砑,犹蟹两鳌.  相似文献   

3.
品,含“辨”、“尝”、“评”之意。所谓品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让学生辨文章思路,尝文章内涵,评词句运用之巧妙。这种读,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一种重要手段。品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望洋兴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①渚②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③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兴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④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⑤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⑥."  相似文献   

5.
长今三叠     
最近,一部《大长今》热播全球,掀起了一股“长今”热。我喜欢上《大长今》,是缘于电影频道的一档节目。从那儿,我知道了“大长今”在韩国历史上的名气。在女人地位极端低下的年代,徐长今靠着天生的聪慧和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皇上的赏识,被封为“大长今”。女性被给予“大”字封号的在韩国历史上只此一人,因此她的传奇经历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开始,我把这部戏只是当作历史剧来看。剧中的长今心地善良,天资聪慧,刚进宫时只是一个宫女,但她出色的厨艺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赏识。然而宫中的明争暗斗又岂是年少的长今所能承受的,若不是老师和好友暗中相…  相似文献   

6.
夏斌 《辅导员》2013,(13):39-40
想写好作文,第一步就是审好题,审清题。审准题。可是要把题目审好,并不容易。就像一个老中医给人看病一样,没有练好“望、闻、问、切”的功夫。很有可能看错病,用错药,误人性命。今天我就告诉同学们如何借鉴中医理论——望、闻、问、切来审题吧。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貯疏》中“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句,一般人释为“百姓缺乏衣食,却可以治理好国家的情况,从古到今,从沒有听说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也采取了类似的解释,把该句释为“百姓缺吃少穿  相似文献   

8.
大卫的妈妈厨艺超群,从小就百尝美味的大卫是个小小美食家.为了发展儿子的天赋,妈妈送了大卫一个漂亮的笔记本和一本美食评论集,建议他每次吃过美食,都写一些体会.于是,大卫开始照葫芦画瓢地撰写“美食评论”……  相似文献   

9.
李子核     
母亲买了一些李子回来,打算吃过午饭后分给孩子们吃,这些李子就放在盘子里。万尼亚从没吃过李子,他闻了闻,心里非常喜欢这些李子,很想尝(cháng)尝李子的滋(zī)味。他在  相似文献   

10.
大龙湫记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风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  相似文献   

11.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望、闻、问、切”四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学生是备课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备课中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在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做到有效教学,能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文心雕龙·辨骚》)的《离骚》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屈原就使用大量的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开篇几旬诗人抒写了自己的家世与修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不少注本在论及“内美”时。常将其释为“内在美”、“内心美”一类,如王泗原《楚辞校释》注为“内在的美德”,  相似文献   

14.
《学语文》2004,(9):83-84,90,91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日:“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日:“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相似文献   

15.
大龙湫记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硷蚜,犹蟹两螫,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人。  相似文献   

16.
我在讲授庄子《秋水》(节选)时,发现两个有趣的问题。选文中当洋洋自得的河伯见到北海,说了这样一段话:……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7.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它可以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四诊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弹琴与弹絮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楚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相似文献   

19.
夏斌 《辅导员》2013,(Z1):39-40
想写好作文,第一步就是审好题,审清题,审准题。可是要把题目审好,并不容易,就像一个老中医给人看病一样,没有练好"望、闻、问、切"的功夫,很有可能看错病,用错药,误人性命。今天我就告诉同学们如何借鉴中医理论——望、闻、问、切来审题吧。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的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把学生当作“病人”,把教师当作“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学生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