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校园     
考场对话有一次考试,监考老师在学生桌下发现纸条。老师:这是你的吗? 学生:不是。老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 学生:真的不是。老师:你老实说,我不记你过。学生:我的在这里。  相似文献   

2.
李真虎 《科学教育》2007,13(2):40-41
授课班级:高二(174)班人数:46人授课时间:略情景铺设:在进行该实验之前,学生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了解了简易切片制作的材料选择的标准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观察效果好。鼓励同学们根据标准自选材料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过程:在学生陆续进入实验室时,注意观察学生自带的实验材料,大致分类。教师:同学们为本实验准备了哪些材料呢?学生:杨树叶,柳树叶,菊花叶片,菠菜叶等。教师:为什么大家都带植物的叶片呢?学生:因为植物叶片中才有叶绿体。教师:只有植物叶片中才有叶绿体吗?学生:一些植物的茎也有,如仙人掌。学生甲说:植物绿色的部…  相似文献   

3.
2 在小组活动阶段 :学生参与确定探究目标 ,学生依靠本组成员 ,而不主要指望教师的主意。3 协商阶段 :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与他人讨论 ;学生和教师合作式地产生见解 ;学生的谈论包括在小组中争议、而不是程序化的或与任务无关的。4 公开呈现阶段 :学生公开地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见解以获得反馈 ,并修正认识。5 在与专家交往阶段 :学生与其它专家通过个人接触或上网与专家交换见解。6 分担学与教的责任 :教师使学生认识和承担自我学习的责任 ;学生和教师通过在一起学习产生一些见解 ;学生教学生 ,学生教老师。(四 )基于网络的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他们增长智慧。例如,在进行一年级“加减法口述应用题”的教学时,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出示如下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学生:“图上画的是猴子。”老师:“这些猴子都呆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猴子在树上,有的猴子在地上。”老师:“树上有几只猴子?地上有几只猴子?”学生:“树上有4只猴子。地上有3只猴子。”老师:“你们比较一下,这些猴子都一样吗?”学生:“有大猴  相似文献   

5.
在圆的概念教学中,老师设问:圆心O在圆上吗?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说:圆心O不在圆上;有的学生说:圆心O在圆上。孰是孰非,学生争执不下,老师无以评说,致使课堂气氛冷场,学生思维混乱。  相似文献   

6.
无线电     
《小读者》2004,(12)
两个学生在剑桥大学学习电子工程,一个来自埃及,一个来自印度。埃及学生对印度学生说:“你知道吧,最近在尼罗河边发掘出成捆的电话线,这证明埃及人早就发明了电话。”印度学生立刻反击:“前些日子我国在恒河边也进行了挖掘。”埃及学生忙问:“发现了什么?”印度学生说:“什么也  相似文献   

7.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他有一个学生,做实验很卖力,但不善于思考。据说,有一次卢瑟福走进他领导的实验室,看见这个学生还在做实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也在工作啊!”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学英语一个初中生在其英语课本上写下恐怖字眼 :爸死 (bus)爷死 (yes)哥死 (girls)妹死 (Mis)……死光 (school)古老的发明两个学生在剑桥大学学习电子工程 ,一个来自埃及 ,一个来自印度。埃及学生对印度学生说 :“你知道吧 ,最近在尼罗河边发掘出成捆的电话线 ,这证明埃及人早就发明电话了。”印度学生立刻反击 :“前段日子我国在恒河边也进行了挖掘。”埃及学生问 :“发现了什么 ?印度学生 :“什么也没有。”埃及学生刚刚喜形于色 ,印度学生接着说 :“这充分表明 ,印度人早已经发明了无线电。”“礼”在哪里上语文课时 ,老师提问 :“张小…  相似文献   

9.
考场对话     
有一次考试,监考老师在学生桌下发现纸条。老师:这是你的吗?学生:不是老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学生:真的不是。老师:你老实说,我不算你作弊。学生:那……我的在这里。考场对话@谭宝琦!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梧村小学六〈2〉班  相似文献   

10.
活动1:黄金搭档活动目的:训练形容词活动准备:形容词词卡活动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名学生与另一名学生面对面站好,教师在一名学生背后出示词卡,词卡面向另一位学生。看见词卡的学生通过做动作告诉另一位学生词卡上的内容,这位学生如果能正确说出词卡上对应的形容词即可获  相似文献   

11.
抽象画     
《考试》2005,(3)
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2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辨认出对称图形。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  相似文献   

13.
沈斌 《教书育人》2011,(14):49-51
在教育界,关于师生孰轻孰重问题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学生应该是最重要的,典型的说法有:"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另一种说法是:"学生第二,教师第一。"  相似文献   

14.
笑话二踢脚     
反例学生:老师,潮湿的东西在太阳下晒晒就能干,对吗?老师:是的!学生:那我身上的汗怎么越晒越多呢?抽象画美术老师让学生们画一幅抽象画,一个学生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画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画的是羊吃草。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搞清楚“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非常必要,因为它既是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3.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量上的要求。4.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5.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特征。6.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学生…  相似文献   

16.
案例:在听一位老师讲公开课《草船借箭》时,她在导入时为了让学生对文中人物产生兴趣,进行了提问:"同学们猜猜诸葛亮当年有多大?"这下子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一学生说:"23岁!"老师说低了。另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17.
阅读课堂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尊重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处在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命题、学生作业。一句话,学生亦步亦趋、不折不扣地应命行事,无任何可供选择的余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具体表现。试想,学生的一切课堂学习行为都得听命于教师,又哪里会有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阅读课堂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尊重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处在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命题、学生作业。一句话,学生亦步亦趋、不折不扣地应命行事,无任何可供选择的余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具体表现。试想,学生的一切课堂学习行为都得听命于教师.又哪里会有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生物老师在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区别。第一个学生说:大象有长鼻子,小鸟没有。第二个学生说:小鸟有翅膀,大象没有。第三个学生高声说:最大的区别是,小鸟可以骑在大象身上,大象不能骑在小鸟身上。  相似文献   

20.
教师 :同学们好 !学生 :老师好 !教师 :大家在课外预习了《我的空中楼阁》 ,请同学们告诉我 ,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 ?为什么喜欢 ?学生 :我喜欢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学生 :我喜欢作者给我们展示的那份优美而宁静的生活。学生 :我喜欢作者在文中描绘的小屋 ,它优雅、轻灵 ,可爱极了。我真希望也能拥有这样一座小屋。学生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构思也很不一般。教师 :这位同学说这篇文章的构思也很不一般 ,同学们请探讨一下。学生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 ,实际写的是他生活中的小屋。学生 :作者并没有写小屋的本身的建筑特色、建筑风格 ,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