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软玉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朝鲜等。我国的软玉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四川、辽宁、青海、江苏和台湾等多个地区均有产出。以产区来划分,我国的软玉品种有和田玉、青海玉、岫岩软玉、玛纳斯碧玉、龙溪玉、梅岭玉及丰田玉等,而其中以和田玉最为著名。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外国软玉品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对玉的概念很宽泛,即玉是“石之美者”,故把蛇纹石、玛瑙、水晶、芙蓉石等统称为玉。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讲,玉石应是硬度为5.5~7.5度、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具有温润色泽的矿物集合体。一般来说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玉为狭义的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类。  相似文献   

3.
韩蔚明 《收藏》2007,(5):164-165
历代赏石名著对上乘奇石多以“玉”形容。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其《怪石供》中云:“今齐安江得美百,与乇无辨。”可见玉的质色早已被奉为奇石的最高级别了。新疆和田玉以其温润细腻、滑如凝脂的特性被冠为软玉之首,其中又数五彩缤纷、自然天成的和田玉仔料中的观赏玉最为稀缺和珍贵。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收藏界》2013,(3):39-40
软玉,即透闪石质玉,因温润细腻、刚韧洁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上千年的玉文化历史逐步发展完善了软玉的评价体系。单纯就料子而言,白色带皮仔料价值高,又以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羊脂白玉仔料最为珍贵。然而近年来由于机械化开采的加剧,新疆玉石河流域的仔料资源日渐减少趋于枯竭。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玉石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辽宁、河南、青海等地都有玉石产出。品种有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青海玉等等,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常见的软玉品种。收藏玉器首要条件,一、历史价值,二、玉石的质地。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由于各个时代用玉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的鉴定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英杰 《收藏》2012,(13):88-89
在古玩市场见到几件据说是红山文化玉猪龙的藏品,经与真品对比分析后发现不过是仿品、赝品。虽然玉猪龙在红山文化中出土较多,但大多延续着同样的风格和形制,通过对比,仿品、赝品不难鉴识。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真品(图1)属红山文化后期玉器制品,为岫岩软玉雕琢而成,猪首龙身,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龙体卷曲如  相似文献   

7.
叶磊  是永进 《收藏》2007,(5):111-112
20世纪80年代初,在江苏滦阳南部小梅花岭地区发现一种特征和化学成分与已知软玉接近的玉石——梅岭玉。2005年11月底,我们对溧阳梅岭村一个梅岭玉石矿床(图1)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举国上下藏玉、玩玉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电视台"周末鉴宝"、"天下收藏"、"国宝档案"、"盘玉"、"赌石"、"新疆和田玉之谜"的系列报道,电视剧《玉碎》的热播,《收藏界》、《中国收藏》、《收藏》及各种玉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7)
正1.鼎,自古被视为国之重器,是权力,权威的象征,又具显贵、盛大、诚信、团结、变革的含义。玉,则是中国人眼中福德灵秀妁宝石,与中国文化伴随数千年,有君子比德如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观念。玉与鼎相结合,以玉制鼎,而且是以国玉和田玉制的玉鼎,在目前也实属罕见。此鼎高15厘米、圆鼎直径26厘米,净重达2160克,玉鼎取名"祥瑞",玉鼎外部表面雕有纹饰,下有三足,整体雕工精湛,器形完美,寓意吉祥,质地细腻,油脂或蜡状光泽明显,具凝润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6)
正玉为天地之精华,在古人的心目中有着很神秘的色彩,被认为是祥瑞之物,能驱凶辟邪。殓葬用玉,被赋予保佑死者亡灵,令尸骨不朽的功能。《周礼·春官宗伯·典瑞》:"大丧共饭玉,哈玉。"《说文解字》:"哈,送死者口中玉也。"这种葬俗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只是哈殓之物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而已。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0,(6):182-185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岫岩地处辽东半岛北部,自古就以盛产美玉而闻名于世,是名扬世界的“中国毛都”。岫岩玉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华夏瑰宝。据考古发现证明,距今1.2万多年前,远古先民利用岫岩玉打制成工具使用。在距今5000~6000年之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玉被先民大量采集使用,并琢制了“中华第一玉龙”等精美神奇的史前玉器。历代以来岫岩玉流传有绪,世代传承,在玉文化史上成为中国三大古玉源头之一,也跻身四大传统名玉之列。  相似文献   

12.
苍璧礼天     
玉,因其与众不同的色彩和光泽及其温润通透的特性,自古以来就广受人们的尊重与珍爱。《礼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几千年来,玉已不仅仅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上升到人们的精神领域了。以玉比德,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可见炎黄子孙的崇玉、爱玉之情,确已根深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2,(1):157
国家一级画家、"中华画龙第一人"——龙黔石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华宫廷玉雕瓶炉第一人"——魏玉忠两位顶级大师首次联手创作,十年打造"玉中神品"!天地有大美十年磨一瓶在玉雕界内,提起魏玉忠的大名,大家都知道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评出的首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之一,响当当的"素活王"。魏玉忠不仅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被业内推崇为"宫廷玉雕瓶炉第一人",作品"云龙瓶"还被载入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出于对中华龙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7,(10)
正如果从2009年泰安市财政出资对泰山玉进行资源勘查算起,泰山玉有规模、有计划地进军中国宝玉石市场时间并不长,可是,就是这一段时间的市场摸索,让泰山玉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17年9月6日至8日,首届"泰山玉杯"玉雕大赛暨泰山玉文化高峰论坛在山东泰安举行。本次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玉器用途甚多,大体可分为工具、仪仗、礼器、佩饰、实用以及葬玉等几大类。其中所谓葬玉,从广义上说,凡是埋入墓中的玉器都可称为葬玉,而这里所说的"葬玉",指的是那些专门为死去的人制作的陪葬玉器,而不是指所有埋在墓中的玉器。如古人专门为死者制作的玉覆面,以及玉衣、玉枕、玉琀、  相似文献   

16.
胡焕英 《收藏》2012,(17):80-88
中国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制玉技艺发展到宋代,工艺更加成熟,玉器的内容和题材逐步趋向世俗化和商品化,生活用器和玩赏器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新品种,玉雕童子就是在宋代出现的,被当时的人们喜爱,其后历经元、明、清时期仍持续发展。宋代玉童以持荷题材最多,其次为攀枝、抱盒、抱球等多种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明、清时盛行吉祥、喜庆的题材,如麒麟送子、张仙送子、婴戏等,使玉童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玉童子的出现和盛行,以崭新的面貌显示出民间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中国玉文化进入世俗化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2,(7):183
软玉最早出现于红山文化时代,在新疆楼兰遗址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由新疆白玉制成的玉斧、玉璧等,它们质地细腻、润滑。早在2000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们就将和田玉经由玉门关运往内地,雕琢成各种精美的礼器和装饰品。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就是由2000余块和田玉片制作而成,精美绝伦。历朝历代。和田玉制品都被当作价值连城的宝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瓷烧造历史源远流长,青瓷以其温润如玉,釉色精美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瓯窑的青瓷被晋人誉为"缥瓷",越窑被唐人赞为"如冰似玉"、"千峰翠色",而龙泉青瓷则在南宋时就以其产品之精、釉色之美达到我国青瓷烧造技术的巅峰,名闻中外,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龙泉窑历经宋元辉煌,明清衰落,至民国几近断烧。新中国建立后,龙泉窑欣逢盛世,重获新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龙泉青瓷艺苑,人才济济,百花齐放。龙泉窑实现了伟大的复兴,迈向了新的辉煌时期。本期《龙泉窑青瓷的辉煌与复兴》一文将带您走近青瓷之花——龙泉青瓷。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15)
正相信即使是玉器行内的资深人士,恐怕很多人也没有听过"琇莹玉"。这一名称的由来,其意取自中国典籍,如"充耳琇莹"(《诗经》);"琇莹,美石也。"(《毛苌传》);而其物则来自辽宁岫岩所产的岫玉。岫岩地区既有透闪石玉,如"河磨玉"与"黄白老玉",也有蛇纹石玉,而通常所说的岫玉,指的就是蛇纹石玉。岫玉历来以块体巨大而著称于世界,玉王迭出,雕刻及处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3,(15):170
会副会长,苏州市玉雕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海派玉雕设计大师,和田玉收藏家、鉴赏家。于2000年在上海开办玉雕工作室"御府工坊"。御府工坊的宗旨是:巧匠琢美玉,玉品传精魂。付雪飞依据玉雕行业多年积累的鉴玉、识玉、雕玉的宝贵经验,还有自己不断挖掘研究的创新成果。他将为祖国的玉雕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www.163yu.c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