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全胜 《广西教育》2012,(14):31-3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的信念意识控制着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在今后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韦纳提出的学习成败归因理论对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遇到失败和成功,他们往往会形成一种意识,这就是个体差异归因。学习归因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归因与学习目的、学习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中,韦纳提出的学习成败归因理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韦纳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他们的信念系统以及他们对已经历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的认知分析所影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之后,他的归因思维就必然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学习归因构成了学习动机的重要部分。所以了解学生的归因思维特点,掌握学习归因与学习目标、学习行为的相互关系对教育工作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韦纳的归因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但在国内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还未见到过优生与差生的归因差异及其与学习行为关系的分析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初中学生作为对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经常会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必然会对成败行为作出归因。然而,他们是怎样进行成败归因的呢?他们的成败归因对自己的训练和比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研究试图通过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对自己的训练和比赛,进行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分析,探索运动员成败归因的特点及其规律性,并研究他们的成败归因对今后训练和比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归因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活跃的课题。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韦纳提出,在学校背景中,学生寻求理解的自然倾向,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有关学业成败的原因问题。而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结果的归因又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和学习热情。例如学生如果把成功归因为诸如能力、努力等稳定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5.
吴强 《林区教学》2010,(8):34-37
学习者的自我归因对其后继学习过程有重要影响。此研究通过问卷,辅以访谈,对艺术院校284名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艺术院校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于足够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结于努力不足;他们性别和家乡分别对他们的归因倾向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省27,769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运用Mplus 8.3软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及数学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学习反思性均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反思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对数学学习反思性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失败归因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在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间有显著中介作用;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在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间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为了调节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发展,学校和教师应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客观分析学情,鼓励学生积极归因;培养错题整理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正确建立阶段目标,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成败的原因是复杂的,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维纳归因理论及问卷分析,以探索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归因的倾向,寻找其规律性,为今后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归因,防止学生陷入归因偏差的误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教师水平、情绪等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8.
归因是人们在寻求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把它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归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本文旨在应用归因理论,结合职高学生学业现状,探讨调动职高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成败的原因是复杂的,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维纳归因理论及问卷分析,以探索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归因的倾向,寻找其规律性,为今后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归因,防止学生陷入归因偏差的误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教师水平、情绪等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中生考试成败归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提高高中生学习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考试成败归因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869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高中生通常对考试成功进行内部、稳定、可控因素的归因,且感到欣慰、感激,对考试失败进行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且感到沮丧、内疚;无论成败,他们都相信下次考试能够获得成功,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且与考试成功的归因呈显著负相关,与考试失败的归因呈显著正相关;考试成败归因对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高中生考试成败的归因方式对其学习倦怠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习成败归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32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英语学习成败归因倾向及归因倾向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成功归因上的差异不明显,但对失败的归因在学习环境、运气好坏、语言天赋和任务难度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学生对学习成败的不同归因倾向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省梁山县780名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探讨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梁山县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可控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持久努力、临时努力和学习方法,对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基本是一致的;男女生对于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对考试失败的归因有一定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与能力等原因对失败结果的影响;不同年级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具有基本相同的归因倾向;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考试失败的归因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者们从学生自我归因、教师对学生的归因训练、教师对教学的归因等方面对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外语学习的成败归因,引导他们对学习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成为积极、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更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首先我用话题引入: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  相似文献   

15.
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败归因是指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解释或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会有成功或失败这两种结果。如果对成败能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就能使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助于指导今后的行动。如果归因不当,就可能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对今后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注意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就构成了心理辅导内容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成败的原因是复杂的,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维纳归因理论,指出了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归因形成的影响,提倡教师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归因,防止学生陷入归因偏差的误区,是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竞争是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有了竞争就会有胜与负。然而,竞争也是把"双刃剑",面对胜负、成败,有些学生的学习动力会就此削弱,从而产生对体育学习的厌恶感,这是为何呢?原因是学生对失败归因倾向性;学生年龄越小,对成败、胜负的归因就越不全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专科学生英语学习失败归因及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对动机进行分类;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性;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适当奖励与惩罚五个方面激励专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外语学习焦虑和学业成败归因的相关性,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中的学业成就量表,对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68名大二学生进行了测查.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得出如下结果:1.外语学习焦虑和失败归因高度相关;与成功归因不相关.2.学业成败归因时,与外语学习焦虑相关的只有能力和运气两个因素.3.成功归因时,运气因素是一个焦虑源;失败归因时,能力因素是一个焦虑源.  相似文献   

20.
县级中学高中生物理考试成败归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35名县级中学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旨在探讨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研究表明:(1)整体上看,县级中学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归因,他们将持久努力、临时努力和学习方法等内部可控原因视为首要原因;(2)自我评价成功者与失败者对考试结果的归因存在明显差异;(3)男女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考试失败的归因有一定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与任务难度等原因对失败结果的影响;(4)高中生对考试成败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