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方法,游戏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更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针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从"组织语言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组织数学游戏,帮助幼儿收获知识""组织亲子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区域游戏后的游戏讲评环节是区域游戏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游戏讲评不仅可以促进游戏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能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社会性交往等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重点围绕游戏讲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三个问题,从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等方面积极探寻区域游戏讲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孙静 《教育导刊》2013,(5):44-47
角色游戏区网络图是幼儿教师进行角色游戏区域指导的重要帮手,可以呈现幼儿的游戏状况,反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以及多种能力发展情况。文章以某园中二班上学期两幅角色游戏区网络图的呈现和解读为例,说明绘制适宜的角色游戏区网络图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研究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建构中班角色游戏区网络图:一是绘制整体"蓝图",二是打造"活水"环境,三是通过解读游戏中幼儿的行为,适时调整网络图。  相似文献   

4.
高松 《早期教育》2012,(1):32-34
区域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常见的区域活动有:角色游戏区、操作游戏区、语言区、美工区和科学区的活动。每个区域有其独特的功能,但不同的区域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与其他三个区域活动区相比,角色游戏区和操作游戏区在促使幼儿发生合作行为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其原因在于角色游戏区自身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孩子的第二生命。因此,作为家长应从为孩子创设游戏的环境和条件、参与孩子的游戏、在游戏中渗透教育这三个方面入手,同时遵循一些家庭游戏的原则,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陈春香 《考试周刊》2012,(30):192-193
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注重幼儿游戏的质量.使游戏真正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提供有效指导三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幼儿园广泛开展的60个数学游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幼儿数学游戏类型以操作性为主;游戏功能主要是萌生幼儿兴趣和促进幼儿非智力发展;游戏特性以知识性、简易性和生活性为主;游戏内容主要涉及数概念、计数和数运算以及物体的分类、排序和对应。此外,幼儿数学游戏年龄班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竞赛性、情绪体验、物体和规则方面,三个年龄班之间总体上差异显著。为了发挥数学游戏的真正价值,幼儿教师和家长应合理设置游戏目标;合理选择游戏内容;提供开放式低结构化游戏材料;科学、合理设计游戏;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8.
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游戏,特别是社会性游戏是促使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依据帕顿的社会性游戏分类,在贵州省农村两所幼儿园大班中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深入观察,结果发现:在游戏开展方面,大班幼儿以非游戏行为和非社会性游戏为主;在游戏发展水平方面,大班幼儿的社会性游戏发展水平总体较弱,特别是合作游戏开展得最少,水平也最低。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幼儿提高社会性游戏的发展水平,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丹 《成长》2020,(4):176-176,178
材料是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而低结构材料的投入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本文从如何收集低结构材料,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投放低结构材料,融合幼儿多领域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意识不断提高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小班绘画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幼儿大脑健康发育,开发初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键过程。而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对此,本文从游戏激趣的方法、创设游戏环境和游戏语言指导三方面的应用来实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