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式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安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像数学家那样去自己发现数学事实、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这和发现式教学法的思想是一致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发现式教学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英语教学法已陈旧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发现教学法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念、原理和结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也谈发现式教学法山西李建军发现式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它不象传统教学法那样,由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或方法教给学生,而是主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围绕着一定的问题,依靠教师和书籍所提供的材料和实验器材,积极思考.探究和发现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发现式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不直接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合作,让学生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现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历史教学中,不应该只把现成的知识成果教给学生,让他们死  相似文献   

6.
发现教学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给学生,只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课题、资料,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现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中学教研》2006,(5):22-23
发现教学法的提倡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他主张“人不是一个被动的有机体”,人们掌握一个概念、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发现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发现教学法”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现,由“消极应付”转化为“积极学习”.  相似文献   

8.
平廷瑜 《班主任》2001,(1):45-46
"自问自答"隶属于"发现学习",即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进行充分的智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固然包括现成的书本知识,但更主要的是自己进行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总是给学生的现成的答案和现成的知识,这样,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而探究性谈何容易。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0.
1.研究性教学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1.1什么是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是立足学生思维发展,依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即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思考”,设计提出的。研究性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把现成的结论和解法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创设问题情境,制定一些实施计划,提出一些极富思考价值且符合实际的问题,借此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讨论及教师机智的点拨提示,去理解、掌握知识,进而产生创见并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1…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发展,世界知识总量在成倍地增长着。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的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教师仍按传统的教学法传授给学生以现成的知识,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了。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方能满足“四化”对青少年一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除了师生交流思想外,其特殊的目的还在于恰当而巧妙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作答,以引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人类现成的知识,而不是去发现新知,因此,学生的创造思维不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发现新知,而是在学习现成知识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结果,相对个人或同年级同学来说,是新颖独到的,因而所谓的激发创造思维的提问也应基于此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都是上传下灌,而不是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发问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实现充满人格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因此,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也相应的薄弱,它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科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事实上,即便是在新课改中,在绝大多数学科  相似文献   

17.
张湘燕 《湖南教育》2003,(11):52-52
创新性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提供现成的知识,还要创设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才能自觉地按照创新性学习的要求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一、提出问题。问题意识的关键是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问题有的来自教师或教科书,有的来自学生。在学习中,学生若能经常主动地提出问题,对问题保持一种敏感性的好奇心,并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二、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是更有价值的学习。对知识的接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一种是通过…  相似文献   

18.
刘贵德 《甘肃教育》2010,(11):29-29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教学法既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关注了社会问题,探讨了现实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实施问题教学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学生毕业后,必须更新知识,否则将跟不上时代的大潮,因为在工作中他们将不得不独立涉足新领域,研究新课题。因此,让学生仅仅掌握现成的知识和技能己远远不够了,还必须让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然而,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只重视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则积极倡导“发现法”教学,即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和喜爱探究  相似文献   

20.
汤素平 《教师》2020,(2):45-46
发现教学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一些事实和问题,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的一种学习教学方式,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发现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促进学生自己思考并获得知识。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启发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应用技巧,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