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置生物技术研究禁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伦理规范由于它的人本善的人性假设且缺乏强制性约束力,无力阻止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让人恐惧和不能容忍的伦理问题的出现,设置禁区势在必行.设置禁区超越了科技与伦理互动原理,一般性法律规范和"科学无禁区"的信念,它是互动原理的特例,是对科学无禁区的辩证否定.为了保证禁区范围合理且必要,设禁的标准应有三条人类基因组纯洁性;人类基因组正常表达为人;人类最大福利;判断时三条标准依次递进.  相似文献   

2.
工程伦理(engineering ethics)既是一种职业伦理又是一种实践伦理.一项工程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因素外,还受政治、文化、道德、法律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文章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论述了工程伦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了工程伦理主体的变迁、工程决策的优化以及工程伦理关注的范围;最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要寻求"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就必须重视工程伦理的研究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近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成果引起的诸多争论中 ,一个核心问题是 :基因技术能否用于优生。本文通过对优生思想的历史考察 ,指出基因优生是eugenics意义上带有种族色彩的优生概念 ,是一个不能实现的人类梦想。理由如下 :1.价值角度上 ,基因技术不是价值无涉的 ,人类无法提供一个社会性与个体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优生价值标准。 2 .人性角度上 ,完整人性的形成所必须的家庭伦理、后天教化与人类繁衍和进化的过程是天然合一的 ,不可能被技术操作程序取代。 3 .科学角度上 ,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基因决定论正受到科学事实的否定。  相似文献   

4.
科幻电影《机械姬》以"机器人"为题材、以"女性"机器人为主角,在人机关系层面,提出了三个问题:图灵测试方法、人类和人造物自我意识的界限、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影片中检验机器人意识的测试方法其实并非图灵测试,但其具有效性和优越性,其实质是对"人机意识"的区分标准;判断机器人是否具有意识的标准在于"理解力",而区分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标准却在于"感觉";虽然智能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伦理原则但不一定会认同,故,机器人不会拥有与人类不一样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广义生态伦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优化规律,使个体伦理的利益准则向群体伦理飞跃,直至上升为生态伦理——但其出发点却仍是人类利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生态伦理,是一种等级性的、非至上的伦理。从大系统进化的标准看,真正以生态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广义生态伦理是更加合理、优越的伦理;尽管完全实行的条件现在尚不具备,但倡导这一具有一定超前性的观念,却对目前生态伦理原则的贯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技术应用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技创新,是为人类服务的科技实践。转基因食品技术的应用是与人类需要、价值目标、经济利益相切合的。转基因食品作为新型技术,不单是技术的创新突破,它还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所以转基因食品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各个方面,当然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伦理困境之中,从而转基因食品的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王进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46-149
主要探讨领导部属契合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并考察伦理认同的中介效果。以华东地区医药上市企业的313份有效问卷为资料,以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验证,结果显示当领导部属之间呈现高品质的契合度时,员工的知识共享会较高,员工的伦理认同亦会提高;当员工伦理认同程度高时,其知识共享也较高;伦理认同的中介效果获得完全支持。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理论意涵与实务建议,以期对经济转型期中的医药企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功锦 《科技风》2012,(20):162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相当的丰富多彩,学界也多有论说。这些思想汇入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之中,成为中华传统生态伦理文明一束光芒闪烁的奇葩,为我们今天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蕴。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源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开展生态德育教育,将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品质,已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环保德育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生态德育意识培养提供了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10.
基因技术在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伦理风险和文明忧患.由于基因技术伦理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传统的风险控制和治理有效性不足.为实现基因技术发展与人类福祉的统一,必须重新审视传统风险治理机制,从"以人为本"的技术人文导向、跨国界的制度化调控、风险语境中的新型科技伦理观以及公众参与基因技术决策等方面,寻求更为有效的应对基因技术伦理风险的社会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11.
"义利之辨"是一个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实践话题,也是古今中外一起伦理学说在建构其伦理价值观时都必须开展的焦点性理论思维活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义利之辨"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争论程度等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利之辨"在中国学术界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高潮.这次"义利之辨"主要是围绕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和个人价值取向这两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江晖 《内江科技》2007,28(9):81-81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是一门生活科学;物理学的正确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物理知识的应用为科学家研究新的科学领域提供了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中心主义自始至终都潜藏着这样一个隐性逻辑"生态学与伦理学同质".这个逻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的①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系统性表明,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学关联就是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学关联,伦理学本身就是生态学;②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自组织性表明,自然物就是一个与人一样的生命主体,具有"价值评价能力",它之所"是"即它之所"应该",因此生态学本身就是伦理学;③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先在性表明,人是一个后来者,人是属于自然的,所以属人性的伦理价值范畴也就是属于自然的,伦理学属于生态学;④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复杂性表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复杂性就意味着稳定性,稳定性就意味着和谐与美丽,就等于伦理价值,因此生态学就意味着伦理学.抹煞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异质性,这是"生态伦理学"得以成"学"的奥秘;它无视黑格尔的"不错"与马克思的"真理"的本质区别,无视自然的实践"中介"性质,具有强烈的"独断论"色彩.  相似文献   

14.
史文雯  曹成铉  李静 《大众科技》2011,(3):90-91,118
专家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它被应用于构建整个自动化系统中每一个知识密集的环节,以辅助人的脑力决策工作.文章介绍了一个关于重型车辆总体设计动力传动及相关布置的专家系统的设计过程,具有较好的运行界面,有基本的决策支持能力,能随时为专业人员提供重...  相似文献   

15.
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作为人类存在的两个基本维度,内在地具有同一性和融通性。直观的知性思维却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事实上,二者的统一和融通有着充分的实践表现、人性依据与历史根源,在实践的层面表现为科学公理的自明性所蕴含的信仰属性、科学与信仰的两极相通性以及二者动态的逻辑关联性;在人性的层面根源于人类需要的多样性、人类存在的多维性和人类本质的生成性;在历史的层面展现为人类的信仰从盲目崇拜,到理性公设,再到人生信念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实践社团,提出了一个知识转换与知识共享、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首先在综合国内外实践社团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践社团与组织持续学习力,以及影响知识转换的关键因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知识转换、流动的生态空间模型,并引入生态能值作为实践社团知识转换测算因子,从而为组织知识转换与学习能力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得源  李彦青 《科技风》2015,(6):228+230
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日渐成为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标志着旧的的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生态文明将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将之取缔,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村居民生态意识不强,个人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草场退化、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在生态伦理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可持续发展设计,就是在尊重自然、维系生态的伦理指导下,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大系统,既重视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又充分体现自然界的生态价值;既重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又保护后代人的繁衍空间,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设计的概念、特征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外可持续发展设计教育的动向,并对国内高校进行相关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科学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它表现在 :科学技术通过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 ,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使人能够从“奴隶般的劳动分工”中解放出来 ,越来越远离一般动物界 ,实现人之为人的物质生活 ;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完善提供思想基础和知识文化背景 ,并为人类确立合理的生活理想、道德信念、审美情趣提供理论参照和技术支持 ,不断实现人性的完善与自由。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伦理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支撑三个方面说明了生态伦理学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原则,培育了人对自然的新态度,明确了人类在自然生活中扮演的新角色,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