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否定的辩证法,它指明了环境伦理学两大学派从"分殊"走向"统一"必要性与可能性: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互为"对象"的,双方都必须从其"对立面"那里"确证"并"直观"自身;非人类中心主义,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现实性"与"感性"的外化形式;建构"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环境伦理学"发展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荒野”自然观实质就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两者的“自然”都是见物不见人的自在自然,都具有先在性、系统性、自组织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征。无论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迈克基本的“终结”了的自然、麦茜特的“死”了的自然、卡逊所向往的“春天”、利奥波德的“大地”,还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的“荒野”、沃德·勒内呵护的“一个小小行星”、史怀泽敬畏的“生命”、辛格和雷根的具有天赋权利的“动物”、刘湘溶的“长颈鹿的脖子”,等等,都无不是费尔巴哈“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正是以这种原生态的、素朴的自然本体论为基点,双方都同样逻辑地推出了“与人分离”的价值论和敬物不敬人的方法论。一句话:“人学空场”及其“抽象性”是上述两种自然观的共同特征,都“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是它们的共同症结。  相似文献   
3.
“科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成立,是以“科技本身存在伦理问题”为前提条件的,而“科技本身存在伦理问题”本身又是有问题的。它抹杀了伦理的阶级性质;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间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因此,我们只能说:“科学伦理学”,它是一门难以成“学”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撇开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撇开特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一些论者把科技伦理定义为全体科技当事人服务于全体人类。这种科技伦理“全员”论只不过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等于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把社会历史因素存入了“括号”之中,充其量只是谢林的“理智直观”或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的产物,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超现实、超历史、超阶级、超国家的科技伦理只是一种主观的虚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科技活动及其异化、资本主义国家价值取向的“单向度”性,决定了科技伦理“全员”论不但是“认识论的贵族主义”,而且是“抽象的乌托邦主义”。唯物主义的科技伦理观的科学性就在于:从科技活动的现实出发、从现存的社会历史形态出发,去说明和解释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及其伦理蕴含。惟其如此,我们的科技伦理学才能立足于“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不但帮助人们“解释世界”,而且指导人们“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5.
反思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与限制中徘徊的传统释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既不能建立在代内与代际的跨期关系的误读之上,也不应纠缠于自然内在价值论的争论之中,而是基于层级理论协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但这种层级理论也同样陷入与"伪协同论者悖论"类似的困境中。而对保护、尊重自然整体"善"的价值伦理基础的论证,有助于克服"层级论者悖论"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对象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释义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走出“科技伦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它无视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在实践职能上的异质性,把本该由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强加于科技工作个体主体的头上;它抹杀了伦理学的阶级性质,忽视了“主体际性”或“交往”对于科技主体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它是批判科技决定论形式下的变相的科技决定论,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间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科技的社会伦理取向只能导致科技的停滞甚至被取消,这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恰恰是非人道的、不伦理的,这就是“科技伦理”的悖论。  相似文献   
7.
“还原论范式———自然的复杂性的祛魅———自然的稳定性的破碎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这就是还原论范式与生态恶化的发生学进路与逻辑学关联。因此,要消解科学对环境的副作用、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仅仅依靠将伦理观或价值观从外部纳入科学知识的“版图”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从科学知识的内部,特别是从它的“母体”———还原论范式入手加以批判与反思,实现还原论与整体论的整合与互动。这既是由“自然辩证法”的“本来如此”所决定的,也是主观辩证法必须与客观辩证法相符合、相一致所决定的,它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一项重要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8.
论文基于重庆市北碚区17个乡镇(街道)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模型,从政策科学性、政策执行环境、政策执行人员等六个因素对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居民对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的总体情况基本满意;政策科学性、执行环境、执行人员及目标群体因素对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满意度存在显著的促增作用,但政策执行资源与执行机构对其提升效果却并不显著。对此,应积极营造良好政策执行环境,切实保障政策科学性,同时全面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素养,努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以期提升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在认识论上,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存在一个明显的逻辑矛盾:一方面,它特别强调自然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呼吁人们以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看待并处理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关系,具有强烈的有机论色彩;而另一方面,为了赋予自身科学的“刚性”或“硬度”,它又不得不借助于生态科学的最新发现,借助于机械论的、还原论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科学主义色彩。对现代思维方式的“知性”解读是导致这一困境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0.
知性实践观:科技伦理的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通过调节社会关系的活动相互渗透、互相耦合而成的同一或整体 ,是真与善的统一。“科技伦理观”要么将实践理解为纯粹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从而得出技术伦理论或科学、技术都无需关注伦理问题的结论 ;要么将实践理解成纯粹的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从而得出科学、技术都必须关注伦理问题的结论。把有机性的实践机械地“拆零”为两个对立的、僵死的规定 :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 ,在此基础上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 ,这种对实践的形而上学知性曲解是“科技伦理论”争论各方的共同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