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目标较高与研修模式不足之间的矛盾,基于实践提出的"TMS共同体"教师培训课程研修模式,以导师、服务人员、学员协同联动为"内核",以研修任务、研修实践、研修成果、教育实践为"外框",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和培训的"专业性技术服务",通过基于"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个性化研修任务,"研、导、辅"循环联动的研修支持机制,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相结合的研修成果,教学实践中运用并检验研修成果四个研修要素的联合运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远程培训缺乏自下而上的心理认同、缺乏学习氛围的营造、缺乏与校本研修的紧密结合,是一直以来困扰着众多远程培训领导、管理、辅导人员,严重影响远程培训实效的重要因素。远程培训一般是以网络虚拟班级为单位来展开学习进程的,那么,"构建班级研修文化,提高远程培训实效"就进入了大家的研究视野:营造浓郁的培训氛围,构建自下而上的心理认同;开展多样的主题活动,坚守互动交流的文化阵地;编辑精美的研修简报,追求学以致用的远培实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教师培训存在的不足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参照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重庆市提出"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实践研修"的"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其中,理论研修定位为更新学员专业知识,影子研修着眼于提升学员教学能力,反思研修聚焦学者型教师培养,实践研修则指向成果转化与示范引领。在重庆市2010年的"国培计划"工作中,"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益。  相似文献   

4.
2013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提升工程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新模式,重点推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由于混合培训新模式刚刚实施,培训中的主题研修活动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深入研究和规范。该文基于活动理论、混合学习理论构建的教师混合式培训主题研修活动设计模型,纵向结构上以教师研修主题为活动序列,通过活动调用网络和校本基本研修活动,形成多层次的教师混合培训主题研修活动序列;横向结构上按构成主题研修活动的成分,分为核心要素和支持性要素,这些方法性要素之间形成层级关系,从而增加了主题研修活动设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5.
远程培训已经成为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远程培训在扩大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参训的量的同时,也让培训机构开始关注质的提升和培训的实效性。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研修文化则是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效性的路径之一,远程培训研修文化的构建需要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引领和班级管理员与学科辅导员的专业引领以及教师在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与过去教师培训的不同在于,我们的培训是将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授渗透到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解读中;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构建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3:3:4"培训体系;着眼于学员的个体发展,构建"四自"培训模式;变传统意义上的"培训"为以融任务驱动、主题组合、现场诊断、案例教学、参与分享为一体的互动式参与研修;建立能适应不同学员需求的主题研修基地,提供学员持续发展的平台;以师德提升为本,让学员在充满进取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研修环境中进发出学习热情,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7.
"九五"小学骨干校长研修培训,我们采用的是主题研究的培训模式,即围绕反映"九五"干训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引导学员思考、探索以怎样的精神状态,以怎样的学校面貌去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一、主题研究培训模式提出的背景长期以来,校长培训照搬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将传统的校本研修活动与网络研修相结合,进行目标清晰、主题凸显、有一定深广度的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但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出现,原有的校本培训模式有的已很难适应学校的发展,该如何构建实施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新模式呢?(1)培训对象,将学生纳入培训范畴;(2)构建培训新模式,教师组建团队,学生“翻转”培训;(3)制定评估细则,合理评价培训结果。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师生培训一体化”校本研修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葫芦岛市连山区为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二三四”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教师培训模式,通过研修机制、组织形式、评价管理的创新,促进区域教师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实现教师的主体性成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将传统的校本研修活动与网络研修相结合,进行目标清晰、主题凸显、有一定深广度的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但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出现,原有的校本培训模式有的已很难适应学校的发展,该如何构建实施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新模式呢?(1)培训对象,将学生纳入培训范畴;(2)构建培训新模式,教师组建团队,学生“翻转”培训;(3)制定评估细则,合理评价培训结果。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师生培训一体化”校本研修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长培训在校长的专业发展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不能提供富有功效的校长培训,在现有的体制下如何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关注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参与性教学的模式,对我国校长培训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探讨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及其定位依据的基础上,构建了该专业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三大融合”为特色,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承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应该是高级研修的骨干校长,这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其一,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具有不同于其他校长培训的特点;其二,高校在骨干校长高级研修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当前高校承办校长培训涌现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对象偏差和认知偏差,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也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软件工程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校企合作建立软件工程实训基地是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的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阐述了软件工程实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及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追逃、擒拿格斗、射击等警务技能都是公安民警在跑动、身体对抗中所运用的必备技能,它关系到民警执法效果、自身安危和公共安全。但身体训练是更好掌握、运用警务技能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运动训练学》为视角,结合"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对警察院校学生身体训练进行探析,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与研究方面有关学科性、课程设计与学位的争论表明 :(1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尚不成熟。应用其他相对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是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研究生培养学术质量的较好方式。(2 )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人员 ,目前还缺少成熟的培养体系。美国大学正在采取各种试验性培养方式 ,使研究生培养更好地联系实际。 (3 )美国大学为高等教育研究生颁发学术性的Ph D和职业性的 Ed D两种学位 ,这种双轨制既有利于学术发展 ,也有利于培养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普通高校排球队短期训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进行短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加强短期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管理的现状是有差异的,从不同管理风格的文化背景与传统习俗出发,提出中西方管理培训方法以迎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挑战。本文涉及中欧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谈判与管理存在的潜力对比。并从“归属意识”、“文化与宗教”和“管理分析与语言”三方面分析管理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 system of training designed by a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y support service to promote interactive skill building with children on the autism spectrum. Using a case study approach, the study focused thematically upon outcomes for children, perceptions of schools regarding impact of the training programme and key features of the system of delivering training. Five schools (four primary mainstream and on primary special) which had completed training during a one‐year period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 Data was gathered using multi‐methods including questionnair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scrutiny. Findings indicate a number of positive outcomes for children, including enhance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riendships with peers. The model of training was perceived to be effective by all participants, with a focus upon increased staff confidence in order to become trainer of other members of staff. The training model comprises a number of features essential to effectivenes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artnerships between all stakeholders. The model of training is seen as a system through which continuation of interaction techniques in schools is promoted, initially with input from a local authority specialist, and with the aims of independent continuation of the programme and practices. This case study reflects the ability of support services to identify innovative ways of providing services, underpinned by the notion of promoting inclusive practices: this holistic package of support could serve as a model for other types of interventions with children with a range of needs. Conclusions indicate that involvement of children as active participants at the inception of the programme should be considered: further research ought also to include the voices of children in order to seek insights into the perceptions of the programme.  相似文献   

20.
浅谈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对于篮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的重视度还不是很高,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常常存在很多问题,致使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把握不好力度,或者受到伤害。根据篮球训练的专项训练理论,篮球训练需要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都有较好的素质,在这些方面,要以科学的方法,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本文从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