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勇 《华夏星火》2011,(7):75-77
印度公司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和越南,在纺织品和服装对欧洲及美国市场的出口呈现自刃战关系。如果印度成为一个棉花净进口国,那么印度公司将不得不争先恐后地与中国企业争抢棉花货源。  相似文献   

2.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清·马苏臣 棉花开了,预示着天下人温暖有保障;棉花萎落了,那人们可要挨冻了。在我国这样一个棉花生产大国、进口大国、纺织工业大国、纺织品服装消费和出口大国,棉花历来是国家一级战略性物资.对国计民生、纺织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4,(6):14-15
国产面料一直被视作中国服装走向世界的瓶颈。目前这种情况已有所改观。前不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全国纺织行业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染整工艺和技术正稳步提升,高档面料产品生产和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在2003年出口增长结构中,纺织品一般贸易出口增幅达34.31%,远远高于加工贸易出口10%的增幅;出口服装使用国产面料增多,使服装一般贸易比重达63.7%,比上一年提高了4.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2008年起,欧盟将取消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的贸易配额,如何避免类似2005年出口无序现象的再次发生值得探讨。通过列举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带来的负面影响,强调配额取消后维持纺织品有序出口的重要性,分析了欧盟限制我国纺织品进入的原因,提出输欧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陈晓梅 《科教文汇》2009,(2):213-213
2008年8月及11月我国相续调整了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全文从企业和国家两方面分析了此次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出口大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一直在我国出口总量中占据较高比重。本文经过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额、进出口国别、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和进出口企业构成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垣  张刚聚 《预测》1993,12(3):20-24
随着80年代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自80年代后期,我国纺织品的内需与出口的矛盾开始产生。一方面,国内纤维需求总量不断上升,从1980年的290万吨左右到1990年的420万吨,增长了45%;同期出口纤维从98万吨增长到210万吨,增长了115%;而占我国纺织纤维绝大部分的棉花产量仅增长67%,相比之下,棉花产量的增长落后于需求的增长,由此引起内需与出口的矛盾。可以预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纤维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将可以从利用WTO规则和执行ATC协议中获得一定的出口利益,但入世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依然会较长期地面临着区域集团反歧视性关税政策,绿色贸易壁垒以及来自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日益激烈的出口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提高出口经济效益,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必须对入世后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和基本原则,基本手段,根本目标和主要规划等一些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战略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考虑,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第一:出口产品高档化战略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但出口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出  相似文献   

9.
最初,服装的纺织材料仅仅来源于自然界的棉花、丝绸和动物皮毛等,随着19世纪人造纤维的发明,纺织材料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今,该领域逐渐步入开发生物服装与纺织材料的新时代。 美国纺织品协会副主席杰尔德·迈克尔说:“与传统化学纤维相比,生物化学材料具有两大优势:一是以生物为原料,有利于保护石油等资源;二是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较少,有利于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
寒流来袭,人们纷纷套上各种御寒保暖的衣物,羊绒大衣、棉服、羽绒服以及各种毛衣裤、保暖内衣统统上阵。如此品种繁多的御寒服装是拜现代工业文明所赐,古代就没有这么多品种的服装了,欧洲盛行用羊毛纺织品制成的保暖衣服,而中国尤其是南方就没有那么多羊毛制品来保暖了,棉衣是中国古人最普遍的保暖衣物。不过,棉花也不是从盘古开天地就流传在人世间的。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棉花只在两广和福建地区种植,南宋时期扩展到长江流域,到了明朝,棉布  相似文献   

11.
黄青 《今日科苑》2010,(14):87-88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纺织品出口大幅下降。为应对危机,中国政府连续4次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最初的11%上调至16%。从短期看,出口退税率上调对纺织行业和企业有利,能降低产品出口成本,增加利润,增强价格竞争优势。但从长期看,会使纺织业过度依赖出口退税率上调政策,不利于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影响行业的长远发展,还会出现严重的骗税行为。必须通过立法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退税机制,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服装材料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国家越来越重视服装纺织品的安全,特别是对婴幼儿和青少年服装安全的检测。江西作为一个纺织品大省,承接着产业转移的重任,加强服装产业的检测监控、打造服装材料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纺织品贸易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3年来,纺织品贸易发展很快,1990年和1991年其出口值均占我国出口总额的30%以上,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行业。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战略的转变,纺织品贸易如何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对策,就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纺织品国际市场的变化取向、我国纺织品贸易国际比较优势的分析与判断,进而就我国未来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11)
智能纺织品是把生物学、医疗学、计算机及其他技术与纤维结合在一起的尖端纤维。伴随社会飞快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智能纺织品备受关注。这段时间以来,中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如何更好地开发智能纺织品,随着纺织品与服装技术应用的增加,智能纺织品肯定会给纺织品与服装产业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飞跃。为此简略地介绍了智能纺织品的概念与分类,简单描述了智能纺织品的研发现状和探测原理,预测智能纺织品今后的一个发展方位。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入世后,由于目前我国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执行入世协议势必会对上述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将更加紧迫而艰巨。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5%左右,对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实行配额关税,同时取消对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和豆油进口专营。  相似文献   

16.
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是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纺织品的结构设计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纺织品的结构因素出发,结合纺织品发展过程和现代服装发展趋势,提出对国内纺织品设计创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周宝玉 《中国科技信息》2006,(20):169-170,172
财务部等五部委联合于9月14日发出通知,从九月十五日起,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其中,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5%降至11%,新的政策自2006年9月15日起执行。本文通过探讨我国纺织业的现状和弊端,分析此次出口退税新政对纺织业的影响。作者认为要缓解贸易顺差,根本措施应是扩大内需,靠拉动国内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正>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纺织工业也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无疑会给纺织工业发展带来机会和考验,客观分析加入WTO对纺织工业的影响,并且研究相应对策,对纺织工业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纺织品行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纺织品亦是出口第二大  相似文献   

19.
一、上海针织行业的概况上海针织行业共有60个单位,其中有51个全民所有制工厂,4个集体厂以及职工大学、针织科学研究所等5个直属单位,共拥有职工45404人。主要生产以纯棉、化纤、真丝及各种混纺为原料的针织服装、内衣、运动衣、T恤衫、裙类、睡衣、袜子、手套及各种装饰用品。产品以外销为主,外销量约占产量的62%。外销收购金额占市纺织局的第二位,已经逐步成为上海出口纺织品中  相似文献   

20.
王平 《华夏星火》2005,(5):36-38
到2005年,根据WTO的有关协议将取消我国纺织品配额的限制,从入世谈判协议签订的2001年到2005年的出口情况看,我国出口配额每年有5000万美元的增长。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纺织企业必将大显身手。但是,农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之一,棉花种植业又是这个弱势产业的重点。如何利用世贸规则保护我国的种植业,发展纺织工业优势.又将是我们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