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的偏颇,具体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学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两个方面的定位--职业定位和学术定位,并指出这是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之"实然目标"较单纯地关注职业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之"应然目标"当是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兼顾,培养"人事相宜"的和谐职业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内涵不清、定位不准、描述笼统、评价乏力等问题,需要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结构、阶段目标结构、层次目标结构、区域目标结构和家庭目标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整化、结构化、科学化.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完善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之“实然目标”较单纯地关注职业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之“应然目标”当是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兼顾,培养“人事相宜”的和谐职业人。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只是概括了一方面,不能突出高等职业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又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混淆。只有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迁.从培养模糊宽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转换到培养清楚实际的“高技能人才”。结合文献资料,从多个视角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变迁的意义所在:有利于填补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有利于优化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加速青年人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是动态的,要充分考虑到五个方面的要素,即层次性、类型性、全面性、时代性和行业性.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特色越来越鲜明,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却越来越不统一。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人才的对应关系和与高等教育属种关系等方面进行审视,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语义分析,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表述为"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过程以及人才培养的途径等方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展开研究,不但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现其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实现从重规模发展到重内涵建设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基本确立,在服务区域经济的宗旨指导下,高职院校布局也较合理,因此,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定位也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结合经济发展的形势及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段致平、王升、贾树生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5期中撰文,指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高职与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者认为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是动态的,要充分考虑到五个方面的要素,即层次性、类型性、全面性、时代性和行业性。本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依据,深入进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速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试就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以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结合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包含全面性、国际性、发展性、技术性、基层性等五个特征,培养规格主要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等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红 《教育与职业》2007,(24):29-31
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界定存在着许多模糊点,辨清这些模糊点,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框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才能指导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办出各校特色.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职业行动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标准,并探讨了"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的发展历史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产学结合人才培养途径等一直是各高职校研究、探索、改革的课题 ,而如何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 ,制订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大纲却少有论及。笔者在组织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专业申报国家级试点建设专业材料时深切感到 ,要保证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制订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大纲至关重要。一、教学大纲如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1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然性,概述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课程开发价值观、课程开发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机制等方面,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并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应具备的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