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聋生的听力缺陷大大限制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掌握,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加强聋生的课外阅读是提升聋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聋校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高聋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句子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句子掌握的好与差直接影响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由于听力所限,聋生不能自然地形成很好的语言习惯。大部分聋生为写句子犯愁,写出的句子既不完整、不生动,又缺乏情感。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最基本的句子教学抓起。我在近几年聋校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围绕句子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聋校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引导聋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聋生必要的生活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聋哑学生掌握生存之本领。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聋校语文教学中,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期能够给聋校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聋校汉语拼音教学是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聋生识字、阅读的工具,为他们以后说话、写话提供有利条件。所以,搞好汉语拼音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5.
梁梅 《现代语文》2009,(9):50-51
《聋校教育学》明确指出: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是聋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矫正他们心理缺陷的重要途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是他们回归社会的必备条件。然而,当今聋校的语言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有些学生读了五、六年级,甚至读完初中,还不能顺畅地表达思想、与人交流。说话、写话时,词序颠三倒四、句子成分残缺、条理不清、表意不明等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聋校教育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聋生的语苦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聋校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引导聋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聋生必要的生活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聋哑学生掌握生存之本领。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聋校语文教学中,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期能够给聋校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聋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形成并发展聋生的语言,培养读写能力,发展思维和智力,补偿听觉缺陷。叙述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是学生根椐看到的图画、动作演示、场景、生活中的简单对话等,通过认真观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或一段简单的话,而说话的基础是有声语言,聋生生理上丧失了听觉,从小无法学会听话、说话,没有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形成语言,他们的交际只能借助手势,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需求上来说,职高聋生也希望能学些篇幅短小精悍的古诗文名篇。职高聋生学习古诗文名篇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语言材料、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但由于听力障碍,聋生文言文的学习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聋校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制定一个适合聋生实际的目标,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措施予以关注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是实践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聋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写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做得多,学生动得少。这种现象在聋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持久地、有目的地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实际上,对于聋生,教师更应该从低年级就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不仅要给学生"鱼",还要教会学生"渔"。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低年级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聋生语文能力问题分析我国聋校语文教学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其教学理论在不断丰富,教学成果在逐渐显现。但聋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读不懂、记不住、"说"不清、写不通,阅读中囫囵吞枣、望文生义等情况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语文素养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这  相似文献   

11.
聋生由于存在听觉障碍,视觉补偿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在聋校语文课堂重视知识可视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学中让聋生在游戏、体态、绘画等情境中以玩、看、画等形式进行识字,极大地提升了聋生对于所学字词的接受能力;以看图说、演、想、写等形式进行说写训练,有效的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聋生通过想象阅读,感受美、体悟情,较好地培养了聋生的阅读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聋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形成并发展聋生的语言,培养读写能力,发展思维和智力,补偿听觉缺陷。叙述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是学生根椐看到的图画、动作演示、场景、生活中的简单对话等,通过认真观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或一段简单的话,而说话的基础是有声语言,聋生生理上丧失了听觉,因此无法从小学会听话、说话,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53):35-36
本文主要研究提高聋校四到六年级普通班聋生说写能力的问题。过去关于聋校四到六年级说写教学的研究并不充分。新课程改革后,聋校四到六年级设置了沟通与交往课,这门课的一些教学方法能提高聋生说写能力: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加强听说训练,培养聋生听、说的能力,聋生能学会聆听,学习说话技巧,逐渐增强口头语言思维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写的方面,沟通与交往课上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素材,进行片段写作练习,辅助语文进行文章写作。通过沟通与交往课的实施,学生养成先说后写的好习惯,在审题、选材、谋篇布局、表达情感、篇幅等方面有所提高。本文认为通过沟通与交往课的一些教学方法对提高聋生说话、写作能力有一定帮助,是有效提高聋生说写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身情感体验浅显和对外情感沟通不畅,这一直是聋生教育中的难题,为了使聋高中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笔者作为一名特教学校语文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研究聋生情感现状,分析了语文教学在聋生情感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够使聋生开始注重的情感积累和情感表达,为聋生健康、和谐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以及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从培养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而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正是从聋生的实际出发。但目前我们的现状是很多聋生写的句子不通顺,看上去词不达意,让人看不懂。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提高聋生的写话能力,就要在平时加强聋生的笔谈训练,只有让他们多写句子,并且及时进行修改,久而久之,定能有助于他们掌握语法,写通顺句子。  相似文献   

16.
聋生对写作文兴趣不高,甚至讨厌作文,惧怕作文,望“文”生畏.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语言积淀不够,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将多媒体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可以激发聋生的写作兴趣,促进聋生写作思维的生成,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增强聋校写作教学的实效性,让聋生由“苦写”、“怕写”到“爱上写作”、“会写作”.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聋生语文教学的难点。聋生因其生理、心理诸多因素的制约,视作文为畏途。部分聋生的作文要么语序颠倒,语句混乱;要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聋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让聋生的作文"靓"起来呢?一、培养写作兴趣兴趣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提高聋生自我探求的乐趣,是培养其写作兴趣的关键。我通常选择涉及聋生身边的生活,特别是那些容易提起他们兴趣,引起他们思想共鸣的事情,这能消除聋生对写作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走进生活。作为智障生认知社会的交际工具,聋校的语文教学不应该脱离聋生的现实生活,教师要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能够真正切身了解体会生活,从而逐步提升智障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通过对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的反思,文章重点阐述了智障生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式:一是模拟生活的场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二是借助多媒体手段,增加感性认知;三是加强沟通和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四是与日常生活结合,建立健全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的教学使低年级聋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全面、快速、有效的提升,改善了聋生语文学习的环境,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掌握能力,使他们走出了语文学习的困境。在此希望能与广大特教工作者共同探索、实践,使其更完善、更利于聋生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尤其是丰富和发展人的德、才、学、识至关重要。朗读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和聋生语言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认为聋生“只会看不会读”,不重视对聋生朗读的组织和指导,只让聋生不知疲倦地做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强化、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致使语文教学“重讲轻读”“重写轻说”。那么,朗读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