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近日在国家教育行政院首度正式发行,这是国内唯一一套已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教材,旨在使青少年在18岁以前能系统接受传统教育,循序渐进地诵读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典籍。该套教材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大学·中庸》、《道德经》、《古文观止》等经典为课程核心,低年龄段以蒙学为主,中年龄段以诗词音律为主,高年级则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教  相似文献   

3.
侯斌  杜艳娇 《海外英语》2023,(3):136-138
自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这些文件足以证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该课程具有传播一定文化和思想的特点,因此,很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本研究以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在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新要求下,以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并以教学实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论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其中蕴含的惜"生"、志"学"、遵"道"、行"礼"、养"仁"等对生命本真的认识,为中小学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本文提出三条在中小学教育中渗透《论语》生命观的实施路径,即围绕《论语》校本课程开设生命专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论语》生命观文化和师生共读体悟《论语》的生命魅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4,(15):1-1
近来,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三个重要文件,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从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到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再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吕静 《教书育人》2007,(5):98-99
教育部规定,从2001年开始用5到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实行计算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按此规划,全国各中小学相继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其内容与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有许多重复内容,因此许多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具备了许多计算机知识。这就给我们这些上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大学第一学期计算机课程究竟应该如何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新生所学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不能取消,但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该作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我们承担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子课题《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学会做人》的研究任务。为达到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确定以校本课程《滕王阁文化》为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学校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建设、校园信息文化建设和教师风貌塑造为潜在课程,以语文学科课程为核心载体,通过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课程之间的协作,构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相结合的开放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体系,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开放的教育环境。在《滕王阁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为了向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构建一个师生乃至全社会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方面能够充分交流、探讨、展示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我们构思创建了《滕阁之风》专题学习网站(http://www.tgzf.com)。《滕王阁文化》校本课程的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因此,作为实施《滕王阁文化》校本课程的网络载体,《滕阁之风》专题学习网站的灵魂是人文素养,“丰富人文知识,发展人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形成人文精神”既是《滕王阁文化》校本课程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面简称《纲要》)的颁布,再次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幼儿教育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我市幼儿园与中小学同步,于2002年9月份拉开课改实验的帷幕。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从改革传统教研方式入手,着力探索与《纲要》精神相吻合的幼儿园教研文化,采取以训带研、以研促教、训研结合的方式,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14-18
<正>祝安顺,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与教学实践"课题组专家。《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