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联系。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思想渊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升和飞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应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构筑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命题和战略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以人为本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深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理念的深化。社会建设任务的提出,扩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主义;二是这种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我国二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依据,两者紧密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近年高等学校新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它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产物,是适应新时期培养合格人才迫切需要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针,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阐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了解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及意义,科学选择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取向,合理地安排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步骤与进程,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价值观建设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更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毛泽东建设理论有利于把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笔者着重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过程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意在探究毛泽东建设理论形成的基本思路、发展思维,并恢复毛泽东建设理论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旨归,坚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博采兼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道。全面科学地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后,都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同时,这一主题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者和理论奠基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和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相结合的辉煌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途径,包含着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有其客观依据,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分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以“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为主题,立足中国的现在,面向未来,再次强调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其中,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它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特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它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它必将开拓人类文明新的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也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法治的关联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逐步形成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法治分离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法治关联的准备时期,十四届五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法治仍存在着严重危机,改革重心应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始终的思想方法。“以苏为鉴”关键在于摒弃苏联模式的弊端,重点在于有选择地学习苏联等国的先进经验,主线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