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然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职业技能教育,而对于职业思想教育关注不够。笔者认为职业思想教育也应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涵。因为职业既是一种工种,又是一种劳动角色。职业作为一种工种,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职责;职业作为一种劳动角色,又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职业思想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均具有同源性、实践性和教育性。但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更具经济功能,其直接目标是培养个体的职业技能,而劳动教育则是贯穿于各种教育类型的一种教育形态,更具政治功能,其直接目标是促进个体劳动价值观的形成。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扭转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提升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着三大障碍:劳动教育未能适应新兴劳动形态更新教育内容;专兼职劳动教育师资匮乏且职业发展前景堪忧;劳动教育评价过度以选拔性和结果性评价为导向。对此,高等职业院校亟需通过紧扣新时代发展特色更新劳动教育内容,打造高质量开展劳动教育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构建以发展性、过程性和质性评价为主导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实现高质量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肖淑云 《考试周刊》2008,(48):168-169
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劳动意识的培养"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应与时俱进,并赋予新的涵义:它不仅是一般意义的自理性劳动、家务性劳动和公益性劳动意识的培养,更应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CBE模式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芊阳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2):70-71,63
本文介绍CBE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以及它的职业技能分析和课程开发方法,通过与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的对比,阐述了CBE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优势,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爱平 《江苏高教》2001,(3):84-85,98
作者站在弘扬师范教育的角度,提出师范角色教育的概念,指出高师教育的地位呼唤师范角色教育,合格教师的培养需要师范角色教育。并给师范角色教育以科学定位。文章还重点阐述了师范角色教育的途径:强化角色意识,树立职业信念;深化思想教育,奠定职业基础;优化课程设置,掌握职业技能,拓宽教育渠道,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归属,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属于职业教育学范畴;另外一种认为属于高等教育学范畴。高等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既不属于职业教育学,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学,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必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根据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发现除职业技能培养问题外,最缺失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给学生就业带来影响,成为职业教育一大难题。尽管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却始终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创新职业素养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实施,列入学校教育体系,进行规划和制度设计。一、实践做法:创设情境,培育职业认知工作理念:以"安全是生命、劳动是情感、技术是财富"为指导,创设新情境,培育学生职业认知和劳动情感,为德育教育寻找新途径,让学校德育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教学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是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为生产一线输送技术、管理和智能型人员的高等教育,它是高等科学文化和高等专业理论、高级技能的综合教育,学生毕业实行“双证制”。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特殊的教育类型,使得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只有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在掌握了一定要求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学习掌握更高要求、更大难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同时职业教育所传授的…  相似文献   

10.
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发展中具有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农村病"的难题、"农村社会治理"的难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难题、"城乡发展二元化"的难题等作用。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被赋予新的角色,但是新型职业农民存在文化教育总体水平不高、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政治觉悟不高、绿色生态观念不强、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等不足。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培塑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政治观念、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素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发展技能的职能。应通过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培育的课程布局优化、推动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创新、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师资队伍、实施精准高效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等推动职业技术教育高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1.
章在分析教育、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高等属性和职业属性。指出了: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是高等属性的内在要求;突出职业技能教育,遵循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是职业属性的本质要求;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教育属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观上存有偏见。应该教育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目标、职业目的和职业道德,从而树立热爱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毕业生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技能优势。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用职业文化教育和影响高职学生,使其尽快成为"职业人"是高职院构建具有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围绕高职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文化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各类大专层次的高等教育应适当扩大规模,注意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函授等办学形式,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当前由省级电大基础上建立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块教育”。一校两制、一校两牌,远程开放教育与普通高职教育并举的双轨模式。如何利用这种跨越时空的开放教育:汇聚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最强大的网络系统,提供最人性的支持服务,开展最鲜活的教学活动。让其开放教育独特的理念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中,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保持其“高”的特质。如何将这种专业技术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也应溶合在开放教育的教学中。“两翼齐飞、血脉相通”两种制度不仅是并立的关系,互相之间更有交叉和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行而不悖,这就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渗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学忠 《成人教育》2012,32(5):35-37
高职教育是将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在一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不仅是高职教育两个不同的发展体系,而且还是决定这一新的教育类型不同实现形式和结果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因此,可以用高等学历教育作为纵的维度,职业技能教育作为横的维度,构建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内在关系模型,来研究高职教育与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素质教育由基础教育拓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历史过程。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可确定为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要素。要全面推进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构建面向职业生涯的课程体系;推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实施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双证书”制度;营造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监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了学生在校内掌握的职业能力与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间的差异,从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对职业能力进行新的定义,从教务管理、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探讨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监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定位比较明确、 具体,实用性较强,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内容都要体现职业倾向性。外语作为一种辅助技能已不仅仅 是求职者的优势,而成为必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外语教学同样应与学生的未来职业联结起来,外语课也应体现 一定的职业倾向性。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特定工种的专业性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也要着眼于培养普适性能力——关键能力,更便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较好地适应职业的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专业职业技能与关键性能力的有机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的体现,是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