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教学叙事研究自上个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至今,对我国的教育教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教学叙事研究中,可以说,教学叙事研究已成为中小学教学研究的一种时尚。在本专栏中,我们收集了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对教学叙事研究的不同声音,希望借此引发教师对教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即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探索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虽然人们并不陌生.但作为一种研究机制并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校本教学研究主张校长和教师直接面对主客观存在的的教学问题.开展思考、探索、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师由“问题”而发生“惊异”。校本教研是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走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做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过去的书本是孩子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目的和行为看,教学研究是教师的一种真切的内需,是一种真诚的自求;从研究过程和结果看,教学研究意味着教师压力的消解、能力的提高、问题的解决;从研究追求和品性看,教学研究强调的是踏实的过程、生动的实践和艺术的升华;从教师的身份和地位看,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是“行动——感悟”式的、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6.
很多教师很希望能够对自己以及同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们往往会发现这种研究难以进行下去.因此得出结论说教学研究很难.也导致其他教师视教学研究为畏途。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曾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然后走入教育研究行列.博士毕业以后再次走进学校.和教师一起从事一些研究工作。慢慢地体会到.教师之所以觉得研究难.原因就在于并没有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思想方法做工具.对教育的思考.对教学的研究.就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学校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去实践。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指出:“坚定不移地积极、扎实做好课程实验推广工作。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要探索以校为本、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形成教学研究与培训有机整合,保障教师有效提高专业水平的教研机制。”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剐司长提出:“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师要增强研究的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竭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校本教学课题研究,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是新课程改革工作对我们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学校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教研兴校”的工作策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中“教研兴校”的工作策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落实国家中小学教师职务条例中教师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处理不好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有的教师认为,搞教学研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因而不愿在教学研究上耽误时间、花费精力;还有的教师为了做好教学研究而不愿承担教学任务,甚至想彻底放弃教学。这两种情况都说明,要做好教学研究,摆正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非常重要。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9.
新的学期开始,许多学校都会有新教师走上讲台。初登讲台,新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进行教学研究。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于新教师,教学研究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新教师的教学研究,总体要把握以下研究。1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因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教学是一种高度认知的行为,教师对教学有自己的知识、看法与观念,语言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类,也不例外。最近,Simon Borg出版了专著《教师认知与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2006/2008),该书全面总结了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现状和方法,体现了语言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教育学视角,对语言教师教育具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究: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路径是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表明,将教学研究作为自身专业成长的突破口,不仅是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选择的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更是高职外语教学学科建设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职英语教师进行的教学研究具有事实性、实践性、反思性、回归性与自觉性的特征.教学研究使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教学研究回到教学实践本身,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振国 《现代教育》2011,(10):42-42
教学研究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能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知识的创造者和贡献者。一名研究型教师要在研究意识、理论素养方面锤炼自己,掌握教学规律,具备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教师即研究者"理念盛行的当下,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已非常普遍,但同时也存在教学实践在教学研究中缺失的问题,如教学研究的对象多是教育主题而缺少教育问题,教学研究的方式多是理论移植而少行动实践。教师教学研究的基点是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该回归教学实践,研究实践的教育问题,并选择适合教学实践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4.
颜跃庆 《辽宁教育》2008,(10):19-21
校本研训,就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自主研讨、自主学习为根本.突出学校特色,凸现教师个性,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校本研训根植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阵地.而且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5.
在"教师即研究者"理念盛行的当下,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已非常普遍,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研究的对象多是教育主题而缺少教育问题,教学研究的方式多是理论移植而少行动实践。教师教学研究的特点是在教学生活实践进行教学中研究,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该回归教学生活实践,应研究实践的教育问题,选择适合教学实践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恩能力的主要特征有: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是: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实践智慧的生成等。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其基本策略包括: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等.  相似文献   

17.
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不仅是对自身专业身份的一种认同,也因为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民国时期,有为让师范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试教讨论会、批评会,有为让在职教师谋求教法改良的教学批评会、研究会,有为试验教学法而进行的教学法专题研究活动,等等。大体而言,民国时期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明确的主题,但不一定指向教师的真实问题;虽强调依据教学法展开研究,但更多属就事论事;主要侧重研究如何教,对于如何学关注不多。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教师自主如何成为可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一种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教学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强调教师自主研究.而教师能够在研究中自主,既需要教师自己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叙事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在开阔研究视野和拓展研究方法方面,对许多学科都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成为教师科研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教师一般指的是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无不渴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因为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的教学心得和研究结晶,是教师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表达形式和交流平台,而且写作本身也是一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