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月如梭,刚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了新一轮初一新生。教学伊始,我对新生的语文素养做个初步摸底。课堂上,我首先试着让学生背诵出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词,大家一听,可来劲了,纷纷举手,抢着要背,接连背出了10多首,还有人不肯放下手……。我带着欣慰,表扬了这些学生,然后话  相似文献   

2.
新生入学后,师生第一次见面极为重要。我每次接新班都要为这次见面作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从档案室调出新生学籍档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成员、工作情况、文化程度等概况作一定的了解,然后借助于照片,背出姓名、毕业学校、个人特长等款项。报到那天,我总能立即叫出我班新生  相似文献   

3.
1.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选择如小数第三册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一)后,能熟练地背出2~6的乘法口诀。在初背口诀阶段,我提出这样三种不同的作业要求: ①能够顺利地一次背出乘法口诀; ②在顺利背出口诀的基础上,能够很流利地一口气背完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我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强调生活化、实用化,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相机设置弹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第1课《燕子》后能背诵课文。在初背阶段,我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作业要求:1.能够比较顺利地背出《燕子》。2.能够很流利地背出《燕子》。3.在熟练地背出《燕子》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文…  相似文献   

5.
特别通行证     
读书节活动的动员大会上,校长许诺:“如果有同学在我面前完整地背出《论语》,我就请他吃饭,然后去市中心书城挑一本书,我付钱!”三天后,在校门口,几位同学终于“逮住”了出差回来的校长。他们二话不说,排练好似地站在校长面前一个接着一个把《论语》背得一字不漏。校长笑了,想不到这么快就有学生能背出深奥难懂的《论语》,正准备带领学生去兑现诺言。其中一位同学先开了口:“校长,一餐饭吃完就没有了,一本书也会很快看完,两者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您可不可以奖励我们每人一张特别通行证啊?”校长刚明白怎么回事,听完又糊涂了。原来学校为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谁教育谁?     
一件往事,颇生感慨.记得那是我刚步入教坛不久的一个深秋的星期五,我叫班长通知至今还没背出本周应背诵的语文课文的学生,下午放学时留存教室,背会才能回家.  相似文献   

7.
我班的郭磊在小学时就是有名的“害群之马”,抽烟,打架,无故旷课……老师倾注了不少心血,家长伤透了脑筋,但收效甚微。摊上这样的学生,真是让老师心急火燎的。怎么办呢?有一次,他在厕所里抽烟,被我抓住了,我破例没有训斥他,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你是想公了还是私了?”他说:“‘私了’怎么个了法?”我说:“只要你在规定的时间内,能背出一段课文,并保证以后不再抽烟,我就既不告诉你爸爸,也不向学校反映。”我以为这样会难为他一下,结果出乎意料,他流利地背出了指定的一段课文内容。惊奇之余,我突然顿悟:用常规…  相似文献   

8.
赵勇 《教育文汇》2011,(2):36-36
一天清晨,我在语文课上检查前日布置的背诵作业(大约两百多字的内容),不曾想抽查的十几位学生中(包括班长、课代表等)竟没有一个能够流利地背出。上课前,我遭了校长一顿“恶批”,怒火未熄,现在更是火上浇油了。  相似文献   

9.
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各小组之间举行背格言比赛。我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却只背出了一条。同桌嘟哝着埋怨我,我一听就来气了,当场就跟她吵  相似文献   

10.
师: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收获的季节来临了。能背出与秋天景色有关的古诗吗?(当一生背出《山行》后,师强调要背出韵味,全班又齐背一遍)  相似文献   

11.
王颖 《河南教育》2008,(3):34-34
<正>把这种权力变为保护学生利益的一种责任,学生才会认同这种权力,这种权力才会有效。新生刚军训完,我正在办公室整理学生资料,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我一看是个陌生号,心想一定是新生班的学生找我。一个弱弱的声音:"是王老师吗?我是新生班的刘小丽,有点事想请一星期假。"我当时就有点不高兴,因为学校有规定,我只能批一天以内的假,而且新生才刚刚上课一周,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准假的。我尽量耐心地问:"为什么啊?"她支支吾吾地说:"嗯,我想家了……"  相似文献   

12.
吴雅雷 《贵州教育》2009,(14):20-20
今天我教了第九课《日月潭》,文章短小精干,我就让学生背诵此文。学生们也听话地在办公室门口排队等着过关。以往我做事的规矩是:最先背出的孩子,就负责当小老师,来帮老师检查其他同学的背诵情况。几年下来,效果很好,轮到听课文的那个同学总有种无上的光荣,学生们背诵课文的积极性也因此更高。  相似文献   

13.
字频与识字教学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李福君闲暇时,我常常想起以前所学的一些课文,虽尚不出全部,但能津津乐道地背出一些片断。记得那时;学校早自习的内容就是朗读课文。学生一进教室就是念书,一间教室就是一片读书声。有人称早晨的学校是个“蛤蟆坑”。学生确实像蛤蟆...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言的“积累”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老师的重视,不少小学生能熟练地背出许多成语、名言名句,甚至能背出不少名篇佳作。然而,当他们操纵语言这个工具——需要说一段话、写一篇文章时,却勉为其难,词不达意。分析学生个体语言形成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厚颜言书     
厚颜言书江苏黄厚江作为一个以教书为职业,且偶尔舞弄一点文墨的人,我是羞于在人前谈书的。其主要原因自然是肚子里的书实在太少。我出生在物质最贫乏的时期,生长在精神最贫乏的年代。印象最深的小学课本,就是一本“红宝书”,至今能随口背出许多条来,让我的学生当作...  相似文献   

16.
人无记忆,像个漏斗,将一无所知。所以,记忆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呢?下面以我三次教学《核舟记》的实践来谈三点体会.第一次,我把握重点、难点,串讲了二节课,要求学生背诵.当时以为:读顺了口,内容便会顺利背出。第二天下早自习时,只有20%的学生能背完.第二次,我吸取上一次的教训,用半个小时突破重、难点,并依据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考、推理、判断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背出概念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往往“卡壳”。所以,我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观察运用“说”的手段,说一说事实、结果、规律,以说促思,培养学生的归纳概  相似文献   

18.
孙栋莉 《现代教学》2011,(1):141-141
A:如果我在课堂上提出较难的问题,刘杰就一定能够帮我救场,同时接受我的赞许及学生们羡慕的眼光。B:吴芳婷是二年级才从希望小学转来的学生,经过_。学年的刻苦学习,考试成绩居于中等偏上,但她上课较沉默。C:林慧是一个令教师感到头痛的学困生,她记忆力差,一个4个字母的单词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她前背后忘,往往十多分钟还未背出。  相似文献   

19.
2004-11-24星期三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喜欢上古诗。可有一次我让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用汉字或拼音写古诗,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咏鹅》《静夜思》外,就很少写别的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古诗,让他们养成学古诗的习惯?来场比赛吧。今天下午,我班举办了第一次“背古诗”比赛。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背对一首得1分。为了争得比分,孩子们小脸急得通红,最后获胜的第二组只背出了10首诗。这时我说:“同学们,通过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我觉得自己会背的古诗太少了。以后一定要多读、多背。”“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20.
女孩的宣告     
严琼 《班主任》2015,(2):54
这节课,我将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高大的皂荚树》一文。不用翻书,我就能流利地背出文中的一句话:"好大的皂荚树啊,我们六个小同学手拉着手才能把它抱住。"不光是因为我已教过多次,更是因为这句话背后有我的愧疚与反恩。那是刚走上讲台不久,我带着五年级学生学习《高大的皂荚树》,孩子们专注的眼神、琅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