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形成了以客家旅游休闲娱乐产业为主体,客家影视文化产业、客家新闻出版产业、客家元素的创意产业等为辅助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其中,尤以梅州客天下、成都洛带镇、永定土楼群等为代表。但是客家文化产业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要素提炼不足,文化记忆缺失严重,客家人身份认同减弱等诸多问题。此外,创意生态的先天不足也制约着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出一条适合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路径则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梅州客家文献的概况和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的状况,论述了梅州客家文献的编辑对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的历史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营销价值,从而进一步给出了梅州客家文献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3.
客家生态文化(梅州)保护区建设以客家文化空间和"文化基质"为保护重点,达到对客家文化的科学与整体的保护,最终实现梅州特色生态文化经济区跨越式发展。梅州需要依托客家古村落发展休闲观光型农业,在保护和传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生态优势和客家农耕文化的传统,推进地方特色旅游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构客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客家地区发展经济、带动旅游观光的主要策略。客家文化产业的建构必须将客家传统产业转变成文化产业,配合适当的产业发展策略,加上文化观光形式,才能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振兴;客家文化产业经济必须加入客家历史与人文资源,结合客家文化图像,呈现更多客家特色,成为具有客家精神的文化产品。建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商品、文化特色产业以及文化符码旅游意象,是客家地区发展文化观光、招睐人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生态化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构建优质的区域教学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区域教学生态化发展。梅州自古崇文重教,教育发达,具有良好的教学文化生态。进入改革开放后,梅州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生态恶化,急需生态化建构。这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振兴发展客家区域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构策略是:正确认识梅州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建设的意义,树立文化生态化观念,建立具有客家特色区域教学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形成新教学文化的教师信念,创建区域教学文化建设共同体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尝试用田野调查法、走访法、资料查找等方法,结合客家学、音乐学、社会学等学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首先分析梅州客家山歌的现存状态,进而寻找新时期梅州客家山歌面临困境的主、客观原因,最后提出传承和保护梅州客家山歌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看,应该从广义上把握文化的含义。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个性与地域表现,无论是物态客家文化、制度客家文化、行为客家文化,还是心态客家文化,均对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影响。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提出,为经济发展指明了一个正确方向。建设富庶幸福美丽新梅州、实现梅州科学发展,是客家文化与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天然的契合点。实现客家文化与幸福导向型产业互相促进,必须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有意识化解客家文化的消极因素,发展合适产业促进客家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融合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优势地域文化."世界客都"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原生态的客家文化资源,需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梅州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将客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和"客家"特色,不仅能弘扬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而且能使游客感受客家文化脉络,构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和品位,促进梅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梅州客家拳派是广东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梅州客家拳派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围绕“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阐述客家拳派的发展策略建议,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之一,在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产业为视域,东山客家文化为例,传播与彰显客家文化对文化产业及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梅州旅游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区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山清水秀,生态优良,风情浓郁,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条件。应抓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CEPA实施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和"客家文化"特色,实施优先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世界客都.中国梅州"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梅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实证分析表明: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传统风格、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特色;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载体环境关系且其载体环境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建筑形式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载体的相互作用是形成梅州客家民居文化景观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客家教育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儒家传统文化是其构成的主体框架和核心要素。客家教育文化融合了科举教育文化、客商教育文化、西方宗教教育文化、客家民系民俗教育文化等东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文化因子,形成了具有客家民系特征的多元融合的教育文化特色,对世界客都——梅州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梅州已获批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保护的"大平台"已经建立。以梅州客家方言为例,分析了客家方言的保护问题,包括保护的原因、保护的意义、保护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客家文化中心是不断转移与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宋至明代,客家文化中心,主要在汀州府和赣州府等地。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嘉应州即今梅州地区成了全国客家文化中心,主要论据是:重视文教,人文鼎盛;国内客家地区移民的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华侨的主要祖居地;直隶嘉应州的设立与社会迅速发展;梅县话成了客家话的代表方言。但是,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客家文化中心的地位,对整个客家地位的发展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6.
以“世界客都”梅州市为例,分析了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指出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客家地区经济现实,提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本论用景观人类学的方法重新考虑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迄今为止许多客家学者认为客家建筑内涵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风水等起源于中原的文化思想体系。但是,在客家的大本营——梅州其实不少当地人更加重视另一种环境知识,假如仅从中原文化的角度说明客家建筑会妨碍理解客家建筑文化的全面性质。本论以梅州的传统民居围龙屋的个案指出客家建筑文化的重叠性,从而提出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梅州市教育的影响,认为封闭的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制约了梅州市教育可持续发展,传统客家文化在梅州市教育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要通过提升教育战略地位、加快开放教育步伐、均衡培养各类人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高等院校建设等措施,促进梅州市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