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四化建设的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地方志、专业史编写工作的广泛进行,地方文献在省图书馆工作中越来越突出,地方文献在藏书建设中的地位也日益显得重要。地方文献在省级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1、收集地方文献是省级图书馆藏书在设的重要任务。2、地方文献是省级图书馆藏书特点的突出反映和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地方文献事业与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特殊因缘,以及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藏书建设在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的特殊意义,并分析了地方文献藏书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常规藏书建设不同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献资源建设历史轨迹的考察──从采访到藏书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陈富良中国图书馆界的文献收集工作,在经历了漫长的采访阶段后,于本世纪50年代引入了藏书建设的概念,而在对资源共享与图书协调的认识与实践中,又普遍接受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本文即试图对这一...  相似文献   

4.
西文文献采选工作是图书馆西文藏书建设的核心环节,其采选质量直接影响馆藏建设.以上海图书馆为例,通过对其西文文献资源建设中信息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定量对西文文献采访工作进行评价,以期提高西文文献采访质量,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就地方文献收集和采访工作中一个全新的理念--新善本概念的提出,阐明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收集采访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工作方向.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地方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重视地方文献类新善本的收集采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国家图书馆已开始将海外中国学文献作为专藏文献进行收藏.罗斯藏书、穆麟德藏书和普意雅藏书等珍贵文献的入藏使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学文献初具规模.早期海外中国学专藏文献的入藏得益于当时图书馆人的开拓精神和对特色专题文献的敏锐把握,对私人藏书的积极采访以及对读者需求的主动回应,其经验可兹借鉴.表1.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7.
一个图书馆藏书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它是否具有自己的藏书特色。高校图书馆工作条例第四条就规定“逐步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如何建设一个能反映本馆任务又具有特色的藏书体系呢?这一直是图书馆界密切关注、努力探讨的课题。在这方面,公共图书馆系统发表的论文很多,而且基本上肯定了这样的结论:地方文献特藏是公共图书馆藏书特色之一。前些年文化部还就省级公共图书馆负责收集、保管、使用方志问题发了专门指示。许多省、自治区级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以地方文献为主的特藏,制订了一整套地方文献收集、保管和利用的办法。但是,高校图书馆收藏本校文献,是否可作为建设本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呢?我们认为系  相似文献   

8.
藏书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书发展是与藏书管理和藏书建设、图书选择及图书采访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藏书发展的内涵非常广泛,从图书馆社区分析和用户研究、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到图书的选择与采访和藏书的评价、剔除、维护,再到合作藏书发展与资源共享等都是其研究范围。 藏书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它不仅是各图书馆与情报中心有效地建设藏书、发展藏书的依据,也是图书馆界开展文献资源布局、协调发展藏书的基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图书馆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制定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倡导图书馆间的合作藏书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浅论图书采访工作的超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整个业务流程的第一环节,在藏书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学科分支不断增多、文献信息急剧增加,而购书经费短缺的情况,广大图书采访工作者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图书采访工作"这一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地方文献采访工作诹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朴 《图书馆学刊》1990,12(2):13-15
地方文献的采访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与图书馆一般工作相比较,地方文献采访工作具有最明显的独特之处。一、地方文献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地方文献?根据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采访条例的规定,地方文献是指在内容上具有地方性,同时又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地方文献是特定区域内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总合,它反映了特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及其现状。存自然环境方面,它应全面反映一个地区所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地质水文结构、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物种资源等等;而在社会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