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央电视台索福瑞公司提供的金华电视台1~4月份的收视率调查结果显示,在金华广播电视总台三个频道同一时段的主打新闻栏目中,甚至是全台所有自办栏目中,对农节目《乡村魅力》后来居上,以绝对优势稳稳地站在收视率排行榜的榜首。除了播出时段优势,区区五分钟的节目为什么能在众多新闻主打栏目中胜出?作为这档栏目的主持人,对栏目的成长和走向有着更多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突出节目的指导性。县级广播电视台对农节目应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抓住当前国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农电视专业频道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农村可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第二个层次是面向农村的专业频率频道;第三个层次是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近年来,对农电视专业频道成为农村广播电视内容服务的主要平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对农电视专业频道建设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自身发展受到极大局  相似文献   

4.
海宁市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把对农节目纳入节目立台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改革瓶颈,提升品质,以及扩面增量求拓展,转型升级求创新,实现海宁对农节目新突破,取得了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些市县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变了味,农民不太愿意收听收看,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节目定位变味。广播电视的每个节目都应有个为什么受众服务的明确定位。对农节目顾名思义,它的受众是农民,节目是做给农民听农民看的,一句话农民要唱主角。可是许多市县的对农节目却被本市县的领导活动占掉了。某县电视台安排10  相似文献   

6.
论点辑录     
广播电视宣传要向农村倾斜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广播电视系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比如: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广播节目特色淡化,农村题材的节目减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台城市化顺向。上述情况表明,眼下的广播电视宣传确实存在没有向农村倾斜或倾斜不够的问题。这与党和国家一再提出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这个大背景不相适应,与履行广播电视自身肩负的责任不相符合,理应纠正。广播电视宣传向农村倾斜,可以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指导思想要明确。电台、电视台应牢固树立为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服务的思想,在对农宣传中积极适…  相似文献   

7.
广播影视     
《传媒》2009,(5)
《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发布4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发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审议规则》共分6章48条,是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播前审查的标准,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组织处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后因节目内容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依据,适用于公共广播电视频率或频道,公共广播电视频率或频道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参照执行。中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广播电视对农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的顺利实施,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专门出台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考核办法》,并于2008年11月中下旬,对今年全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  相似文献   

9.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湖北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节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广播节目》是中央、省广播电台设置的重要节目,更是县级广播台站的重头戏,是各级广播台站开办最早的节目之一。可以说《农村广播节目》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宣传网络,为农村改革点火助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呐喊、导向,为稳定农村,振兴农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和突出贡献。因而,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受到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喜爱,他们把《农村广播节目》称之为“元老”节目、“功臣”节目、“知心”节目。但是,近年来,我省特别是县级广播台站,《农村广播节目》这个“功臣”节目,似乎被人们冷落,有些行政管辖不少县市的市级广播电台,在农村人口、地域大大超过城市的情况下,而电台为农民、农  相似文献   

11.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将电视教育科技频道和电台的对农广播结合,组建金华电视台教育科技和对农广播频道群,首次对广播电视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频道群内设对农节目部,负责对农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的采编工作。《金华对农广播》如今每天播出时间为13.5个小时,8000只大喇叭每天定时广播8小时,可以说是金华农民接触最多的媒体;  相似文献   

13.
陈勇 《声屏世界》2009,(3):62-63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其总体精神是控制目前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这样的精神是可取的,但具体如何操作,需要仔细思量。当代中国电视市场,与整个国家一样,存在着明显的双轨制,或者说是严重的精神分裂。因为所有电视台都是公立的,电视台承担着宣传职能,制作了不少宣传性质的节目。  相似文献   

15.
对农宣传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如果漠视“三农”,不仅是“三农”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同样是媒体的悲哀。——张振华与“三农”问题一样,对农宣传成为广播电视媒体关注讨论的一个难点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对农电视研究会除了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外,还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开辟了对农专栏,中广协会去年又专门举办了广播电视服务“三农”高层论坛.旨在不断改进对农宣传工作.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尤其是国家广电总局把2005年确定为“农村服务年”。但是.反观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现状不容乐观.亟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宁广播电视台根据省委宣传部和省广播电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的意见》,通过增量、扩版、提质,办好、办活、办强广播电视对农节目。目前,广播开设了对农栏目《阿林哥话小康》,每周三档,分别为“新农村版”、“新海宁版”、“新故事版”,其中新农村版以传递农业技术、市场信息为主,报道的内容多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动态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下半年 ,黑龙江电视台可以说是喜讯接连不断。从7月份开始就陆续被告知黑龙江电视台采制的消息《农机下乡了 !?》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社教专题片《为了农民的权利》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 ;《’98抗洪系列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新闻评论《村官去留 ,村民做主》获得全国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一等奖 ;教育片《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陈列馆》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奖特别奖 ;新闻评论性节目《今日话题》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 ;综艺节目《当代舞台》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栏目奖 ;频道宣传栏目《共同走进…  相似文献   

18.
徐文俊 《新闻前哨》2011,(11):59-60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我省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我省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栏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19.
谭伟桐 《青年记者》2016,(17):55-56
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现状 自1994年重庆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雾都夜话》播出以来,许多地面频道推出具有本方言区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尽管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 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一批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仍凭借较高的收视率坚守荧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绍兴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师爷说新闻》、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苏州电视台社会经济频道的《施斌聊斋》.  相似文献   

20.
各级广播电视局、电台、电视台,各级广播电视学会,中广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有关高等院校:国家广电总局把2005年确定为“对农服务年”。为配合总局的中心工作,推动农村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搞好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努力使广播电视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浙江省海宁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海宁潮·天通杯”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