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传播方式与视觉技术创新变革,也促进了视觉体验的多元化。在进入了视觉影响的"读图时代"之后,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被彻底改变,视觉化思维逐渐替代了传统思维,成为了目前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为内容,针对改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是近年语言学研究的新兴热门,在日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日语句的生成有更好的理解.本文选取了描述视觉体验过程的「感じル」句为例,着眼于其句义结构和句法框架,考察了参与人类视觉体验活动的要素及其语言表达.「感じル」句可以描述人用视觉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而参与这一视觉体验活动的要素通常有体验者、视觉内容、体验手段、视觉内容的所在、视觉内容的出处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参与要素都会成为描述该视觉体验活动的「感じル」句中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景观设计是艺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专业分支。作者提出了以人的视觉体验为基本依据将景观设计划分为非视觉尺度与视觉尺度两大类,非视觉尺度景观设计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社区规划与设计,其设计特点是以科学理性思维为主,而视觉尺度景观设计则包括街道与广场设计、庭园设计、景观细部设计等。视觉尺度景观设计的特点是以人的平视与步行为尺度范围,以人的感官体验为主要依据进行设计,与非视觉尺度景观设计相比,视觉尺度景观设计更具感性化和艺术化。非视觉尺度景观与视觉尺度景观是两个大的尺度类型,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并不是明显区分的,两种尺度在设计原理和方法上虽有侧重也多有重合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7,(14):229-230
五感中接收信息距离由远及近依次为: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越接近身体中心,神经越敏锐,所传达回来或发出的感觉就会被大脑所固定,意识就越深刻。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适时融入味觉式探索,能够引导学生开放五官体验,借用饮食的不同展开深入的探究,获得直观的艺术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5.
视觉动力学是贯穿阿恩海姆艺术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文章以该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视知觉形式动力表现与艺术功能的实现.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研究中尽量结合生活体验与视觉经验,将理论探讨融入艺术研究,从而为艺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艺术设计中的符号学(semiotics)主要涉及人们经常把在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上感知到的对象以点、线、面、体、光、色的方式进行改造、组合加以运用,然后再在对象视觉中通过转换再生的思维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图象,以及艺术作品本身都理解、概括为符号.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剪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表达,多媒体PPT是对课程教学再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接触设计课程的视觉第一体验。通过分析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PPT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艺术设计课程教学PPT的艺术表现力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视觉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几乎说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可以说就是“无意识地使用”。视觉就是一种传达信息的“语言”,人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艺术设计作品中所要传达的信息与含义。但是,视觉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还需要注意到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就以“艺术设计中的视觉应用”为话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情感与个人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体验的情境过程可以帮助建筑设计者以人性化的创意理念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环节中,以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的态度进行创作。所以本文以空间体验的含义及特征为前提,进一步分析了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构成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设计学科的基础设计教学中,是以认知、体验、创造为核心的新的设计教学方法。它在认知中研究如何创造形象.以及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需要掌握现代艺术设计在视觉传达上所表现出的基本特性,还要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对培养学生在设计艺术形态和美学规律的探索中如何把握先进的与时俱进的艺术形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绘画速写的本质是增与减的艺术。速写中,可以增加线条,填补空白,区分所画空间,以增加个人感受、感情的表达。绘画速写为了强调当时当下的感受,更加集中地捕捉视觉形象,会减去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达到迅捷记录画家感受和搜集素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戏剧处于艺术的最高层,属于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戏剧在综合中体现出其隐喻特性,因此,戏剧是隐喻的艺术.具体来说,戏剧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冲突、动作、空间、视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戏剧处于艺术的最高层,属于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戏剧在综合中体现出其隐喻特性,因此,戏剧是隐喻的艺术。具体来说,戏剧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冲突、动作、空间、视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和各门艺术的综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表面上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建筑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而且可以相互得到启发。从两者的审美通感上对它们进行分析,得出建筑与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共同点为抒情性、表现性、过程性、流动性、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对审美通感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及应用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美育具有感性的重要特征,而感性也是人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a dichotomy in Chinese art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authorities take for granted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s to foster patriotism, morality and socialism; on the other hand art educators try to enlarge children’s vision and encourage them to create according to their imagination. Chinese art teachers seem to have dealt with this dilemma by preparing and presenting their lessons in the official format whilst allowing art itself to work inwardly on the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任何语言,语言四要素中的音质无疑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但另一方面,语言中还存在着其他区别理性意义的超音质的声音特点,即音长、音强、音高等.能在语言中充作起区别理性意义的单位的任何声音特点都有资格被视为音位,属于超音质音位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冯雪峰文艺思想中,有许多关于文艺的“力”之概念,这些概念密切相关,其中“艺术力”是整个概念体系的核心。总的来看,“艺术力”的内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战斗力”是艺术力的功能,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在文艺批评标准上侧重作品的政治思想性;“主观力”是艺术力的关键,突出世界观对艺术创作的决定作用,但也对创作主体的主观创造性给予了观照;“人民力”是艺术力的源泉,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反映“人民力”,创作主体主观改造的源泉来自“人民力”。  相似文献   

19.
在落实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过程中积极开展“画前意识”培育的研究 ,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关注造型艺术的特征 ,发展艺术感觉和审美联想 ,形式美创新诸方面阐述了学生“画前意识”培育的方法。从而为丰富美术教学理论和新美术课程的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126-128
在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广告媒介一跃而起,而摄影广告以其直观性、时效性、丰富性、便捷性、经济性等优势,大量介入商业领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广告摄影的商业性特点要求其必须全面地展示和传递商品信息。而优秀的广告摄影往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广告摄影中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是一种相互依附、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而且广告摄影还担负着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引导消费者的审美观念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