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众所周知,新闻媒介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即受众通过媒介获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利益相关信息的权利。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知情权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知情权不仅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基础,也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保障。作为职业化、专门性的新闻媒介,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
大众媒体在被赋予重要权利的同时也对公众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等,是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府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知情权是现代民主、法制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民对知情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因人事档案引起的纠纷、争议、诉讼频频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事人对自己的人事档案无知情权所致。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事档案仍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如何增强人事档案的“透明度”.让当事人获得对自己人事档案的知情权?在知情权保护逐步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这的确应引起档案界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治理手段,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存在着诸多缺失,需要我们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深入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形成,法制新闻已经成为报刊、电台、电视台等诸多新闻媒体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受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试论危机传播中的知情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指的是受众享有通过大众媒介了解政府工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的法定权利.第一个提出"知情权"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伯,1945年他率先使用了"知情权"概念,并出版了<人民的知情权>一书.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社会民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所谓舆论监督,是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新闻媒体业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开展舆论监督的主要渠道之一,新闻舆论监督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并且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把加强舆论监督作为重要的内容。 过去我们只把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对其政治意义却理解的不够。可以这样说,没有广泛的健全的舆论监督,民主政治是建立不起来的;也可以这样说,要建立民主政治,必须依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舆论监督。 一、深刻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及其优势 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监督的主体和被监督主体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9.
牟敏 《新闻传播》2009,(10):120-120
21世纪是广播、电视、报纸和因特网等各种媒体重新整合优势、互争高低的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随着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曰益推进.平民化已成为各类媒体争取受众,扩大影响力的一项利器。其中电视作为一种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声情并茂、语言通俗易懂的电子传播媒介,尤其具有平民化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吴梦旎 《新闻窗》2012,(3):85-86
一、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及其正向作用 民主社会的建设需要大众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的监控,但分散的民众的力量有限,要整合、汇集人民的力量并非易事,而且人民也缺少政府所拥有的可用资源,因此一般民众要对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是十分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机制为民众提供所需的信息及平台,而新闻媒体恰能提供这两个条件。新闻媒体可以提供信息,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大众传媒发展至今,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大至政府部门的决策。海量的信息使得民众可以及时地了解社会,及时地知道政府的决策和所作所为,从而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社会、政府部门提出批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必须向社会提供的两种信息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从政治基础上统一于民主社会的形成,透明政府的构建和人民参政议政的需要;从法律基础上统一于公民知情权、信息权的享有;在实践工作上统一于政府文件及其档案信息的公开、利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自有社会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专门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和节目主持人群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被大多数受众和从业人员接受的角色职能。  相似文献   

13.
另类媒体积极争取新闻自由,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奔走疾呼,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也逐渐成为传播学者和媒体人关注的热点.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另类媒体可以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和平台,将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群体纳入到媒介内容的生产活动中来,通过受众自己来生产和传播内容,从而形成更广泛且更具民主色彩的公共领域.这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来说,深入探讨另类媒体所建构的另类公共领域,无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人事档案知情权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着重强调档案的严肃性、准确性及唯一性,人事档案的建立、保管、查阅等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人事档案知情权的民主诉求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2,(33):8
各级官员经常出现在版面上、镜头中,但这样的报道是真正的官员报道吗?真正的官员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从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和满足受众知情权的角度看,媒体怎么破除官员报道的旧思维?在官员报道中,媒体可以发挥的空间在哪里?以上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老问题。但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成共识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刘琨  魏靖 《新闻世界》2008,(8):102-103
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建立,不单是制度方面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民主、法治的意识和价值观在公民思想中扎根。民主意识是指公民知道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包括有效的参与、投票的平等、充分的知情权、对议程的最终控制以及成年人的公民资格。民主意识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制度建立和维护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顺应民主政治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受众知情权的角度看,媒体破除官员报道的旧思维势在必行。如果从广义上说,有官员名字出现的报道就算官员报道,那么此类报道在媒体中随处可见。如果从狭义上说,能体现官员生活、个性、喜好及其他特点的报道才算真正的官员报道,那么此类新闻在当下是凤毛麟角。偶尔有个落马官员私生活的新闻通讯或特写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新媒介的发展促使受众所处的媒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微观上,新媒介对受众生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受众对政治民主的参与、提高受众应对危机传播的能力以及建构新的日常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介通过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治事务、社会事务和涉及公共利益的事物,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1]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郁影  蔡学平 《兰台世界》2007,(5S):15-16
现代社会已步人信息社会.信息对于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决策的影响与日俱增。与此相应,公民知情权和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知情权作为公民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权利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前导性的重要价值。个人需要依据真实、详尽的信息来对关涉自己的事务进行选择.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利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