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题为《跳水》的文章,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成为世界文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俄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不仅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巨著闻名于世,他的中短篇小说也非常出色,本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托尔斯泰对早期基督教徒这一题材的热衷。  相似文献   

3.
作者看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4,(3):54
<正>有一天,一位访客同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谈起他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客人说:"您的《安娜·卡列尼娜》非常感人,佃是最后您使她卧轨自杀,未免过于残忍了。"托尔斯泰看了看这位客人,笑着叵答说:"安娜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她卧轨自杀了,我万万没有料到她会这样!一般来说,我的男女主角们眼我开的这种玩笑,我向来不大喜欢!"客人听了感到不好理解,便问托尔斯泰:"您说的话,  相似文献   

5.
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125位著名作家应邀从544部文学作品中选出他们最喜欢的十部,其结果汇集成了本名叫《十大名著》的书。荣居榜首的作品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为背景,讲述了身处上流社会贵族环境中女主人公安娜的人生悲剧。安娜的悲剧是在社会和其自身双重矛盾冲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1997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来到俄罗斯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访问。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在这个庄园生活了近60年,他的命运与这块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传世之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在这个庄园里写成的。托尔斯泰去世后,他的家人根据他的遗  相似文献   

8.
王玥琳 《文教资料》2014,(36):89-91
《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作为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书中两个主人公——"列文"和"聂赫柳朵夫",正是托尔斯泰本人精神世界的倒影,被文学评论家称为"自传性人物"。本文将选择这一切入点,浅析其所反映出的托尔斯泰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9.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相继发表以后,各种宴请、采访、签名就包围着他,使他极为苦恼。这时,托尔斯泰正准备写一部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的长篇小说《复活》。为了专心致志地写好这本书,有一天,他把佣人叫到跟前说:“从今天起,我‘死’了,就‘死’在我的房间里。不过别忘了给我送饭。”  相似文献   

10.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经典形象,为追求婚外爱情而卧轨自杀,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海斯特·白兰是美国作家霍桑《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是因婚外恋受清教戒律的惩罚而孤独一生的爱情悲剧。虽然两位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结果都是悲剧,并且均受到宗教信仰的压抑、受到社会的排斥和孤立、受到恋人的冷落,但两位女性形象的精神境界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俄国文坛上有三位著名作家,他们都叫托尔斯泰。生于1817年的阿历克赛·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是诗人兼剧作家,著有历史长篇小说《谢列勃里亚尼公爵》及历史剧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和《沙皇鲍里斯》。生于1828年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成就最高,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国读者是十分熟悉的。书中通过历史事件、家庭关系及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深刻地反  相似文献   

12.
【作家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1863~1869年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复活》。【内容指要】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生性善良,具有抱负。他对  相似文献   

13.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安娜——一个上流社会叛逆者的形象。繁漪是中国的戏剧大师曹禺的戏剧《雷雨》中的主人公。这两个人虽处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度,但由于作者选材的相似和人物生活的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使得她们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优良的家庭环境,正如孔子提及的“芝兰之宅”。  相似文献   

15.
托尔斯泰为什么没能获得诺贝尔奖?●河北何清一位被世界公认的文学泰斗,他在世时,诺贝尔奖评选了十年,但他无缘获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之际,托尔斯泰已经以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杰作享誉世界。一...  相似文献   

16.
力图通过从生活原型升华为伟大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在表现贵族女性安娜对爱情执著追求以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同时,阐释列夫·托尔斯泰留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的宗教思想和某些迷信意识,从而使读者了解到:一个即使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代、社会乃至家庭给他留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导入:跳水本是一项十分吸引人的体育项目,本文作者却以“跳水”为题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惊险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一些启迪。2.揭题板书。(二)介绍作者1.投影出示文字:[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1851年在高加索从军。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的创作标志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俄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还是世界著名的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18.
创伤叙事是一种解剖个人和公众创伤,帮助读者接触创伤经历的虚构叙事方法([1])。19世纪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托尔斯泰,其创作时期正是当时剧烈变动和紧张探索的时期。从《安娜·卡列尼娜》和《克莱采奏鸣曲》中可窥出,托翁的世界观发生着巨变,精神探索极为紧张,是"托尔斯泰"主义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作品直接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探索和探索中展露的个体或集体的创伤,在虚拟的叙事中模拟着个体或集体时代下的创伤经历。  相似文献   

19.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部不朽巨著,女主人公安娜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仍旧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精神令人震撼,而她悲剧的命运也引人深思。本文立足于分析安娜的爱情观,即安娜对爱情的理解以及在恋爱中所表现的特点,来揭示安娜走向自我毁灭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雷雨》和俄国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尽管它们所反映的时代不同,甚至国情也不同,但是两部巨著中的主要女性——蘩漪和安娜·卡列尼娜在爱情上却有着共同的悲剧命运。作家们以其艺术的彩笔塑造出丰富的、生动的妇女形象,在文学史上的人物画廊中堪称不朽的艺术典型,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