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现代评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陈西滢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他深信渐进、法治和有自发秩序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他在《现代评论》“闲话”栏目上发表的文章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他的翻译虽然不多.但带有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本文将集中讨论他的这一思想在其翻译选材中的表现情况。  相似文献   

2.
J.S.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自由主义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既承接了传统自由主义,又开启了新自由主义,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具有功利性、折衷性和现实性。今天,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对其思想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密尔在继承并修正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国家学说、政体理论、自由学说,即他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其思想是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探讨了密尔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傅斯年先生是学界公认的自由主义学者。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怀,他始终坚持体制外的独立人格,不加入政府、不组党派、坚持谨慎办报彰显了他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而维护国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又批判国民政府、非议中共则是他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批判自由主义,虽然回顾了这个时代的进程,但是他以国家主义对抗自由主义,并非成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而是在整体框架内确立了对自由的另一番阐释。他通过对自由主义所奉行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思想、社会契约论、个人主义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与自由主义截然对立的国家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表面看来,提出君主专制主张的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自由主义格格不入,但他关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见解、他的自由观和国家观都对自由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学界关于他的争议不断,尤其是关于他是民族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的争议最为激烈。当我们探究其思想内核时我们会发现,韦伯既是个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并且其自由主义思想是依附于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二者在韦伯一人身上形成了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英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家,洛克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主要贡献:提出社会契约论和劳动价值学说、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宗教宽容、法治原则、分权原则等思想,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自由主义成为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经典,他本人成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是一位在近代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几经变化,早期信服民族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推崇宣扬自由主义,五四运动后转向了社会主义。本文探讨的是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后,他对民族国家、民主自由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思想认识中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赵杰 《华章》2007,(10):46-46
霍布豪斯作为英国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于1911年写了《自由主义》一书,阐述了他关于自由主义的见解,颇具代表性.其中表述了霍布豪斯对于自由主义的一些新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到他适应时代的需求对自由主义进行了一定的修正,被西方誉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家,成为了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先驱.本文试图简单分析他在《自由主义》一书中对于平等思想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评析当代意大利政治思想家诺尔贝托·博比奥的“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其要义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必须以自由主义民主政体之维系为根本前提,也因此必须是一种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作者从博比奥对当代各种其他主义和理论的批判切入,尝试重构他庞杂的政治论述,厘清其思想脉络,说明其困难之最主要症结在于对一种韦伯式社会学论述的误用,并设法为他解套。全文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节概述意大利“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传统之历史背景与思想传承;第二节勾勒博比奥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轮廓;第三节检讨博氏在20世纪70年代中对西欧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著名批判,以进一步厘清他为自由主义民主政体辩护的论据;第四节则以博氏关于西方民主体制的诸多负面观点为主轴,更深入地分析他的思想进路与困境;最后,作者提供个人的看法与批评,重新定位博氏思想的贡献,并指出其内在限制。作者判定博氏“综合”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思想传统的尝试并没有成功,但他的民主思考确有不少发人深省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析当代意大利政治思想家诺尔贝托·博比奥的"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其要义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必须以自由主义民主政体之维系为根本前提,也因此必须是一种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作者从博比奥对当代各种其他主义和理论的批判切入,尝试重构他庞杂的政治论述,厘清其思想脉络,说明其困难之最主要症结在于对一种韦伯式社会学论述的误用,并设法为他解套.全文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节概述意大利"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传统之历史背景与思想传承;第二节勾勒博比奥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轮廓;第三节检讨博氏在20世纪70年代中对西欧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著名批判,以进一步厘清他为自由主义民主政体辩护的论据;第四节则以博氏关于西方民主体制的诸多负面观点为主轴,更深入地分析他的思想进路与困境;最后,作者提供个人的看法与批评,重新定位博氏思想的贡献,并指出其内在限制.作者判定博氏"综合"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思想传统的尝试并没有成功,但他的民主思考确有不少发人深省之处.  相似文献   

13.
从储安平的小说文本出发,考察出他前期的思想与精神状态——从现实主义向自由主义转变的精神历程。这种思想变化过程渗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初期便具有了现实主义特色,但随着作者思想的成熟,小说风格呈现出一种转变——文章的理性质素增多,自由主义端倪也随之出现。这与他后期所崇尚的行为自由、文化宽容、人生自由、守法与自由等相关思想理论相映衬。由此看出,他的思想与小说创作是相辅相成的,思想引导着他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创作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作为法国社会主义运动中颇有影响力的领导人,饶勒斯对改良与革命大辩论中的改良主义,自由主义下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以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实质就是在改良主义的旗帜下,力图将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理论.因此,他的思想既具有传统自由主义强调的、后为民主社会主义所认可的价值现,也综合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极力在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改良实践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5.
在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物是不能不提到的,他们开创了自由主义的两个传统。洛克可以称为自由主义之父,他的《政府论》已经成为表达自由主义的经典。他推行的是完全不受强力压制的消极的自由,在强调维护个人的自由权利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政府、人民、宪政等的思想。卢梭强调的是积极的行动的自由,并把平等引入了自由,运用民主主义理论对洛克的自由主义进行了修正,扩大了自由主义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阐发自由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他建构了一个囊括政治、经济、伦理和思想言论自由等诸多内容在内的自由主义理论系统。严复在肯定个体自由的终极价值的同时,主张群体自由与个体自由的平衡与协调,认为群体自由与个体自由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二者应有所侧重或有先后之分。出于救亡图存的现实考虑,严复主张国群自由优先于个体自由。严复对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两种价值的关怀与思考,表征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独特的问题意识,即珍视个人自由与追求国家富强的内在困境。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和个性特色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规定了大致走向,基本确立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范式。  相似文献   

17.
洛克的自由主义法哲学在古典自然法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的自然法思想、社会契约论以及自由主义宪政原则,对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托克维尔对公共慈善(福利国家政策的前身)的探讨起源于他对现代社会贫困问题的关注。他对于公共慈善有着一种变动的观点:最初,他对公共慈善持批判态度;然后对其表现出了有限的肯定;最后表现出了对于公共慈善的积极肯定,这种肯定是对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重大突破。托克维尔在公共慈善上的态度转换反映了古典自由主义者对于福利国家政策的游移态度,从这种态度上可以发现托克维尔在近现代自由主义思想转型中的先驱地位,折射出近代自由主义的思想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社会的主导思想,形成于17世纪,其后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转变。自由主义思想虽然复杂而多样,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自由主义教育观是自由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有其独具特色思想内涵,自出现后也经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对自由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教育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价值诉求、理念选择和理念的系统性等方面深化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杨杰 《华章》2011,(30)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开辟了自由主义思想研究的新道路,对西方现代自由主义研究和西方政治发展具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对我国当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