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清晰准确地把握微型课程概念是进行微型课程研究和实践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对微型课程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学科视角、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不同的视角对微型课程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所指向的课程问题和课程实践也不尽相同。准确把握微型课程的外延.需要了解微型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同时还要明确微型课程的决策和开发主体,理清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同时。要准确把握微型课程的概念,还需要厘清其与微课程、微格教学及校本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
微型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维度缺失,"微型课程"是超越其局限的新思路.微型课程开发是由教师针对任教班级学生具体学习需要,所进行的短时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从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立场看,微型课程开发有助于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密切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联系;增强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等.为推进微型课程开发,在观念层面应树立明确的开发意识,在行动层面需遵循规范的开发步骤,在制度层面应建立合理的开发交流与分享平台.  相似文献   

3.
清晰准确地把握微型课程概念是进行微型课程研究和实践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对微型课程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学科视角、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不同的视角对微型课程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所指向的课程问题和课程实践也不尽相同。准确把握微型课程的外延,需要了解微型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同时还要明确微型课程的决策和开发主体,理清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厘清微型课程与微课程、微格教学及校本课程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4.
微型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型课程,是由一个班级的任教教师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带领学生开发出来的持续时间从半小时到半天不等的"班级层面"的"小型"校本课程.较之全校性的校本课程,微型课程能够"灵活"地满足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让每位教师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者以及"深层次"地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对主题班会的熟悉、对学生具体学习需要的洞察和对教育境界的追求,是其开发微型课程的经验基础、资源条件和内在动力.从功能上看,微型课程主要包括"防患未然型"、"解决问题型"和"延伸升华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小学课程建设中涉及的"学校课程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学校课程评价"和"学校课程管理"四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要义做了系统阐释,重点回应了如何做好学校课程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种模式、校本课程评价的重点及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构建等中小学校长、教师关于课程建设的常见困惑.  相似文献   

6.
在注重教师课程权力实现的课程变革中,微型课程弥补了教师权力的结构性缺失。赋予了教师全面的课程权力,使其从微型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全程参与微型课程开发,以提高其课程能力,开发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微型课程。  相似文献   

7.
庄小云 《教育导刊》2014,(10):88-90
微型校本课程是当前基础教育界的新形态。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支持手段及实现途径,为学习者短时间高效率学习投入提供支持,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促进校本课程育人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因材施教面临着现实困境的时代背景之下,校本课程开发为我们挖掘与扩展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价值与规诫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校本课程的三个基本特点。这三个基本特点赋予了因材施教以新意并改变了其存在状态,使其原有价值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视角下得以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不同学校存在不同的现实性,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终只有通过教师的校本转化,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适性化课程。在课程校本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同课程开发主体之间的沟通、解释、协商不够充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必然加剧。教师可以缩小本校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转化造成的落差,具体而生动地领导着课程,直接决定着课程对学生的适合度。班本课程创生和社团活动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领导的基本取径,教师领导着"教谁向何处去""教学什么""如何教学"和"教学怎样",并通过协商、引领和支持,发挥课程人际领导力,促进社团学习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因材施教面临着现实困境的时代背景之下,校本课程开发为我们挖掘与扩展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价值与规诫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校本课程的三个基本特点。这三个基本特点赋予了因材施教以新意并改变了其存在状态,使其原有价值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视角下得以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反思.并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视角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切入点,从参与校本化课程实施逐渐深入到参与全新的课程开发,并提出要以"渐进引导"的方式推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同时要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点开展有关培训、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参与的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行政化""教材化"和"师本化"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化"特征,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校本课程开发新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化"水平,建设"研究—教学"双向型教师队伍,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高中走出校本课程开发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行政化""教材化"和"师本化"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化"特征,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校本课程开发新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化"水平,建设"研究—教学"双向型教师队伍,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高中走出校本课程开发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所学校要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因其独特性和课程化,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提高自身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能更好地提高各种能力。师生的共同作用,也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又新书香》是笔者所在学校组织编写的一本校本教材,分为"又新校名""百年校史""四字校训""历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校本课程开发必备的素质,因而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使其尽快具备构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需要各层面、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校本课程建设使学校和教师获得了全新的课程意识,增强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促进了校本化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只有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为谁开发""谁来开发"和"怎样开发"三个基本问题,才能激发主动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研究相关理论、方法和步骤,通过不断实践演练,熟练掌握开发校本课程的技能,逐步具备自主、独立地开发出充分彰显学生个性、体现学校文化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课程的能力。教师还需要通过课后评价与反思,及时修正自己的思想、方案和行为,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当然,这还需要组织与制度的约束做保障。教师要站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高度和课程结构的高度,各学科教师之间合作互助,各部门通力配合,共同构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校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进一步规范国家课程的开设,加大学校课程的开发力度,努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师本化、师本课程小微化,不断提升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能力,依托特色课程,点亮师生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20.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探讨,着力点在于"校本"."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即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围绕新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以实现学校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与学校教育客体(理念、环境、课程、手段、方法等)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