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行政化""教材化"和"师本化"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化"特征,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校本课程开发新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化"水平,建设"研究—教学"双向型教师队伍,是西部贫困地区县域高中走出校本课程开发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政策上保证了校本课程生长的空间.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及补充,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学校要强化课程开发意识,重视对校本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学科化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实现社团活动化、课程化,加强管理,走好特色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4.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校本课程的设置.我校作为广州市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样本学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两年来开发和实施了"健康人生"、"艺术人生"、"社交礼仪"、"情系珠江"和必修中附设等校本课程.下面谈谈我校较为成熟的"健康人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高中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研究重点,针对现实的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在现实的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认清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避免出现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需有自制教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非常神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会增加课时总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越多越好等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确定的取向,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观点与看法,丰富高中体育课程理论,指导高中体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秋季起,我国开始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随着实验工作的逐步扩展和全面推进,"试点"高中学校都在积极地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校本课程开发,虽然许多"试点"学校已经"开发"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许多"试点"学校所展开的校本课程开发仍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试点"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视角,首先概括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的几种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试点"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很多学校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都开始着手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场课程上的创新,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严峻考验。本论文通过对城市与县域高中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暴露出问题的比较和分析,得出了造成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差异的原因,同时并针对此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部分高中校本课程实践表明,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评价以及校本课程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校本课程的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1.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2.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3.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高校整体课程的规划;4.超越"节日"式的校本课程;5.对校本课程引入过程性评价;6.强化校本课程的领导意识。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选修课的校本化建设是当前中小学课改深化的主攻方向。文章分别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对初中生物选修课"校园植物调查"进行校本化开发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确定的取向,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观点与看法,丰富高中体育课程理论,指导高中体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应探索多样化的模式,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作为重点,以活动课程为重要落脚点,年级不同,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和水平也应不同,高中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非高考科目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改变同质培养模式,发展学校特色,走异质发展之路,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研究主题。双峰八中挖掘校本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建设团队,开发艺术校本课程,保证硬件设施到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县域农村高中特色兴校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政策上保证了校本课程生长的空间。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建设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各种极富地方性、时代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不断涌现.笔者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泉州地方特色,把弘扬和培育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感纳入历史教育的全过程,抓住课程改革契机,找准切入点,确定了开发<闽台溯"缘">的特色历史校本课程.本文笔者意在就历史校本课程<闽台溯"缘">的开发实践进行总结、反思,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7.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国家课程重构的过程,即依据学校的条件、教师自身特点及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对国家课程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改造、整合和重构,把"自上而下"开发的国家课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学校为本位进行"自下而上"的二度开发。在农村高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又要关注农村高中的自身特点,使农村学生不同的课程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每一个教育对象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付志强  王丹 《教师》2021,(9):93-94
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髙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是一种趋势。课程校本化的过程,就是要结合本校或本地区的特色,让课程与具体情境相结合,让课程更具生命力、更有特色:文章以西部山区电商扶贫为契机,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开发、设计、内容架构与课程建设,希望为国家课程校本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需要各层面、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校本课程建设使学校和教师获得了全新的课程意识,增强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促进了校本化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高中各学科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应属于第一种情形。依据现行国家高中语文教材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和特色的校本教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和有特长的发展,成为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整合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一、人文教育课程领域规划人文教育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所谓人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