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讨是为了寻找一种在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分析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在社会运行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讨是为了寻找一种在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分析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在社会运行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农民生活消费结构也相应地突破了生存型结构开始向发展型结构转变。在当前升级剧变的时期,农民的生活消费行为受到各种正负效应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生活消费的符号性、竞争性、超前性以及消费的非理性化趋势等异动特征,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引导农民的生活消费向科学、文明、健康、可持续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4.
消费社会已悄然来临,其特征表现为符号消费的转型。作为典型形式的炫耀性消费、时尚消费,以彰显人的个性、身份、地位、财富和权力为目的。然而,这种过度性消费及其促成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使得消费行为发生异化,人受到消费的控制,也激化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要走出消费异化的伦理困境,需要确立自主性的、讲求责任与关怀的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消费展望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总需求不足,整体经济疲弱的条件下,及时启动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消费不仅仅是扩大内需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有很广阔的市场,应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处理好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摧在关系,大力开展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以保障农民对所需的消费品能够买得起,用得上。  相似文献   

6.
当消费时代来临,更具备感官美感的人因为成为某种具有诱惑力的生活消费方式的符号而成为偶像。他们契合了消费时代盛行的商品符号化、阶层化的方向,并且在背后的商业推动下成为其粉丝消费的巨大动力。这是一个偶像遍地的时代,各种类型的偶像从消费社会的商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着,变换着姿态尝试诱惑到属于自己的粉丝;这也是一个偶  相似文献   

7.
秦汉社会阶层结构复杂,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等级身份,舆服消费是彰显他们阶层地位与身份认同的表现形式,故而不同阶层消费不同等级的舆服。秦汉不同阶层的舆服消费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舆服消费的统一规范,二是舆服消费的等级森严,三是舆服消费趋于奢靡与浮华。过于奢华的舆服制度,助推了社会奢靡风气,也促进舆服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商品交易时空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通货紧缩,消费需求不旺是目前困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而收入增收率、收入结构等,则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形势下,采取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则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生产主导型经济,消费主导型经济的特征包括消费者主权表现明显、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强、经济结构轻型化、买方市场形成、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等。消费需求主导型经济学理论,从分析消费需求开始,根据消费需求决定消费品生产的生产资料生产的数量、结构,再分析流通和分配过程,最后回到消费、需求及其满足程度的提高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社会分层与旅游产品的消费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理论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社会与经济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品消费、开发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分层理论的实质,加强社会分层理论的应用及社会分层对旅游产品消费、开发影响的研究,对于指导旅游产品评价、规划、开发具有现实意义。探析旅游活动的社会分层,明确不同阶层人们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是不同的,适度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中端旅游产品。逐步提升低端旅游产品,可以不断满足各阶层人群的生活需要,实现旅游业更快更好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现实,选取收入差距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通过基尼系数衡量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程度,借助Eviews统计软件,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与支出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并且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显著低于低收入阶层。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应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镇居民购买力等以提高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进入流动活跃期。在流动过程中,农民内部发生了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从农民中游离出一批乡镇企业职工,他们走上了工人化的道路。还有一部分成了个体工商业者或私营企业主。农民内部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众多的消费人群中,大学生是其中一个特殊阶层,考察其消费情况,探索其消费模式,对于科学指导其消费,给某些企业提供市场机会,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大学生消费需求的特征分析第一,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由于受大学生家庭的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结构当中,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关系。消费结构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同时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又有一种制约作用,为消费结构升级提供有力保证。唐代的消费需求结构与商品供给结构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商品性消费主体队伍的不断壮大而逐步优化、升级的。唐代商品性消费人口的增加,促使消费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催迫着商品性农产品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商又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形成。  相似文献   

15.
消费社会颠倒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将消费和消费行为置于主导地位上。人们对于商品的享用,只是部分地与其物质消费有关,关键的还是人们将其用作一种标签,通过商品的使用来划分社会关系。消费社会广告创意过程模式以意识形态为起点。六种创造符号的方法——内涵法、语境法、情绪法、反应法、搭配法、信息组织法,则为我们从符号学角度探讨消费社会下的广告创意过程模式提供了基本坐标。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社会分层视角下分析湖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各阶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反映了各阶层特征,各阶层居民体育消费动机趋向多元化;体育消费类型社会中上层以实物消费为主,社会下层不消费为主;社会各阶层体育消费水平整体不高并随阶层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体育消费观...  相似文献   

17.
创造新供给是适应消费转型的科学选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青岛要依据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分析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不匹配、供给层次与消费升级欠衔接等制约消费需求的供给因素,从供给侧发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构筑消费需求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提升供给层次,以"供给侧"的创新推进消费需求升级等措施,有效扩大青岛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流行是对消费市场、消费者行为影响最突出、最直接的一种消费现象,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特点和社会行为倾向.消费流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了消费者的诸多消费心理,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服装流行的三个典型变化、发展阶段的分析,论证了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始终是促成消费流行的根本原因;消费流行的发展趋势必将造成对其自身的否定.  相似文献   

19.
在国人购买力不断加强、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奢侈品品牌以井喷的势头涌现出来。由于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国民财富不断膨胀、都市生活比过去更加丰富、时尚杂志和电影的作用以及传统奢侈品消费或将走向低迷,新奢侈品赢得了当代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消费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在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恰当的解决也就成了衡量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消费情况体现着人们生活水平因而受到关注。所以农民消费问题受到了重大关注。但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由此可见,研究当前农民消费现状和因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