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其俊 《新闻三昧》2004,(12):30-31
这几年有许多新闻常让人摸不透是真是假,比如2004年8月初,我在长沙采访时,媒体关于黄娅妮宝马车撞人案的报道就有多个版本:“是否批捕黄娅妮尚未定论”、“黄娅妮已被公安部门移送检察院进入逮捕程序”、“黄娅妮不会被逮捕”、“黄娅妮被正式逮捕”……许多网站都转载了这些新闻,特别是“黄娅妮被正式逮捕”这条新闻,被媒体和网站广为转载。  相似文献   

2.
向熹 《新闻界》2001,(1):21-22
北京、上海、广州都提出要建立区域的“会议中心”;“会议经济”也成为经济研究人员的案头之题,而报纸尤其是机关报,却在为“会议新闻”头痛。   笔者参加的各种会议多了,对“会议新闻”的抱怨听多了,也着手作了些研究,才发现这原来不是一个小题目。本文陈述了近期的研究结果。   一、理一理“会议”的概念   “会议新闻多了,所以报纸一版不好看”;   “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改变会议新闻的写法,作到‘跳出会议写会议’”;   ……   这样论断与评价我们听得多了,它们传达着同样的信息:对新闻来说,会议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动向的一种新闻体裁”。每篇只写一人一事,内容情节比较集中,篇幅短,语句凝炼,强调时效,突出“动”感。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每天都能见到听到的一种新闻体裁。与一般新闻相比,它的时效性最强,是新闻中的“热货”。这种体裁的范围广泛,诸如人物新闻、经济新闻、会议新闻以及一些简明新闻都属动态新闻。动态新闻的体裁特点是一快二新。它犹如清晨的露珠,稍纵即逝,因此非常强调时效。因其篇幅短小,每篇只有百十字,最多也不过几百字,所以采访、写作都比较迅速,也易被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报纸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突出时效新闻和能引起关注的社会热点信息,同时要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出发,立足服务,真正为读者提供多种知识和适用信息。就报纸而言,要真正做到靠新闻当家,就要有一批高质量的当家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下功夫经营好报纸的“看点”,特别是各版的头条和照片的运用。我认为,这个“看点”,就是指每一期报纸的读者爱看之“点”,也就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普遍关注度。从当前办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看,笔者认为,就办特色报而言,起码要抓好以下“四个一”工程。要…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投票之后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而央视、新华社都出现了乌龙,央视提前宣布“东京被淘汰”,新华社提前发快讯“伊斯坦布尔胜出”。
  此次乌龙新闻带来的负面后果,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并不明显--毕竟时间是后半夜,看电视、看新闻的人并不多,更何况两大央媒都做了及时更正。但微博实名认证为长沙晚报社副总编辑@Obanews称新华社乌龙害苦报纸,长沙晚报几十万份紧急追回,改版,重印,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6.
娱乐新闻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羽  李卫 《新闻知识》2001,(10):23-24
一近年在我国新闻媒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新闻品种——“娱乐新闻”。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以其为主要内容;娱乐性、服务性电台和电视台也以其作为主打节目;就连一些严肃性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也有意识地加大了娱乐新闻的报道量。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它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受众通过大众传媒在获得信息、增加知识的同时可以此养身怡性、消遣娱乐;二是传媒可以藉此扩大发行量,提高覆盖率,这种传受双方的良性“链动”,是当今大众传媒所极力追寻的。娱乐新闻;新闻是最近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它有…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闻的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阳 《新闻知识》2001,(3):33-34
当前,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报纸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报纸在加强指导性、针对性,深刻反映时代特征,回答人们共同关心的、未知、欲知、应知的适时新闻还不很多。因此,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是继续深化报纸改革,不断提高报道质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时效性,即新闻在一定时间内的价值和效应。它包括新闻事实本身;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发表时间的间隔;新闻刊发的时机和社会效果。即时间性、时新性和时宜性。正确处理好“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增强新…  相似文献   

8.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对三家报纸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在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大量广告与新闻混杂的现象。这种混杂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报纸的广告版面或专版上,采用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安排广告,人们难以辨别到底是广告还是新闻。本文称之为“新闻式广告”;二是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的新闻报道中隐藏着明显的广告内容。一般的受众会认为它是新闻报道,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商业推销为目的的广告,本文称之为“广告式新闻”。无论哪种类型都模糊、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和区别,引起了传播误导。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摘     
我军第一张诞生在域外的报纸随着中国第二批维持和平部队开进柬埔寨,我国新闻史上又增添了新的一笔──反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维和工兵生活的《八一蓝盔》报,于1993年1月10在柬埔寨正式创刊。短小精悍的《八一蓝盔》报,四开两版,在1993年1月10日到9月16日的8个月时间里,共出版了16期,为我军军史留卜卜一批珍贷资料。写临人言要是基层*兵、据统计,敞7批维和官兵中20%的人在《八~蓝盔)报_L发达槁子。摘于《新闻爱好者\1995.4)“副刊”的来历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报纸副刊起于消朝末年,件始I…‘创张”或“附张”,大都…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传播新闻.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在他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这句话说了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报纸,至今还忽视新闻,其中以晚报为最. 凡是报纸,不管它姓“晚”、姓“日”,还是姓“周”,都应该是报,而不是杂志.现在往往强调了它的姓,而忽视了它作为报纸的固有功能.说晚报姓晚,喻意要注意报纸的可读性,要有晚报的特点.抓报纸的可读性当然设有错,值得注意的是由此产生的晚报杂志化、日报晚报化的做法.所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闻摄影事业发展很快,我们有了一支比过去更庞大的新闻摄影专业队伍与通讯员队伍.从拍摄的照片看,无论题材、体裁与表现形式都比过去深刻、多样、生动.随着突发性,事件性新闻增多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但在报纸上发表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中。仍有相当数量是“千人一面”、“似曾相识”.这些照片,说它是真的,又透着假,如果说它是假的,却又有过这样的事实.真真假假,看了以后,总感到它与现实生  相似文献   

12.
李保欣 《新闻界》2005,(6):148-148,111
新闻评论是新闻性和政论性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新闻文体,它往往代表了新闻媒体的观点或方向,因而在新闻宣传中有着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中外著名政治家和报人对新闻评论的地位素来有各种各样的称誉,诸如“评论是报纸的灵魂”,“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评论是报纸最主要的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不完全的报纸”等等。  相似文献   

13.
版面是报纸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对提高报纸宣传效果的价值和功能已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形式”。给人以美感享受的版面,能激发阅读欲望;鲜明表现新闻实质的形式,能准确传达编辑思想,引导阅读,这是版面的基本功能和普遍意义。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版面的这些基本...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发端于都市类报纸、成就于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概念。这类新闻的特点是媒体往往以大众代言人的身份,或以大众一分子的角色,介入或报道新闻,从题材到叙述风格,都绝对地走平民化道路。“百姓生活无小事”,一段时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一批电视新闻节目将民生新闻做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5.
如今,报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报纸间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内容的竞争上,内容如果没有“卖点”、“亮点”,报纸就没有竞争力。而内容是对新闻素材的整理加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也就谈不上内容的出彩。因此,报纸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必须重视新闻来源,不但要牢牢把握传统的新闻源,而且要不断开辟能获取新闻素材的新途径。 传统的新闻源至今仍然有效,它与记者的采访活动紧密相关。历来记者都需要广交社会各界朋友,才能广泛掌握新闻信息;其次,报纸要设法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第三“守口子”,…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编辑工作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①编辑工作是对报纸及其传播活动的总设计;②编辑工作是对大量新闻稿件的再创作;③编辑工作是对社内外各项业务的集大成。编辑人员是报纸编辑出版的前期“设计者”,中期“组织者”,最后“把关者”。任何忽视和轻视编辑工作的倾向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因为借助了大众传播工具、借助了新闻媒体的特殊地位,而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在《楚天都市报》调查中心举行的1998年冰箱品牌认知调查活动中,有一项关于“传媒对购买冰箱的影响”的调查显示:报纸为44.3%,电视为24.3%,广播为0.4%,杂志为1.2%,人际传播为21.5%,其他为8.3%。新闻媒体对公众购买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高达70.2%,而其他两种渠道仅为29.8%。新闻舆论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之大,公众对新闻舆论的信赖程度之高,得见一斑。 但是,目前新闻舆论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8.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形式,通常人们把消息称为新闻,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它在我国目前的报纸上刊登时,一般都冠以“新华社×月×日电(讯)”或“本报讯”、“本报专电”等字样。一些比较简短的新闻,也有不带这些字头的。自从有近代报纸以来,传播新闻,就是报纸的首要职责。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的:“报纸本是新闻纸”。起初,报纸上的新闻,每条只有几十个字,没有标题。后来,“其题目均为四字成语,逐日更  相似文献   

19.
在报纸上 ,新闻是当然的主角。这本不应当成为问题 ,然而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 ,它却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许多不是新闻的“新闻”混迹其间 ,充斥版面 ,久而久之 ,使人们几乎忘记了报纸原来是为传播新闻存在的。现在全国的报纸都在改革创新 ,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殊途同归 ,最后都归结到让新闻唱主角上来。看看那业绩卓著的报纸 ,无一例外都是真正让新闻唱了主角的报纸。在这方面 ,军报的改革创新 ,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那些不是新闻的“新闻”不仅正在被一版扫地出门 ,而且在二三版也少有容身之地。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良好的开端。我们…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出版的“新华社新闻稿”,从今年9月1日起已改为报纸版,并改名为“今日新闻”。“今日新闻”现在每天出版对开一张半,共六版,以后根据稿件多少,将有时增加或减少版面。改版以后每份售价一角五分,全国各地邮局都可以订阅。“今日新闻”不是报纸。它只刊登新华社每天发给中央和各省、市报纸的新闻稿件,它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