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阅读     
贾琦 《贵州教育》2007,(3):35-39
复习目标 新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阅读"块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2.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学生普遍缺乏阅读的兴趣。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化"浅层阅读"为"深层阅读""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阅读去实现,新课标要我们"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作为"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策略。的确,这三个环节是"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真正体现,尤其是"阅读批判",可谓将  相似文献   

4.
古典名著阅读是学生"慢阅读"的旅程,在这一过程中,中期阅读的推进尤为重要,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设计者、推动者。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设计多个"阅读小站",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设计有思维价值的话题,让学生从"阅读"到"悦读",从"会读"到"慧读",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亲近古典名著,习得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能逐渐提升思维能力,形成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5.
<正>"爱读书的孩子是最有前途的孩子"。"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因此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怎样把学生引入快乐阅读中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用好语文教材例子,或"授之以渔",或激趣阅读,或质疑阅读,或多元阅读,搭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高效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我浅谈几个阅读的例子。一、问题导读,一线串珠  相似文献   

6.
"阅读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反思性阅读,它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阅读过程以及阅读内容进行再思考,促使自己的阅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呢?一、在自我检查中反思学生阅读课文就是对文本再思考和  相似文献   

7.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阅读期待"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阅读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营造自主阅读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平等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搭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搞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写作是阅读的具体体现,是阅读的外化形式。它们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只奇葩,缺一不可。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教学生"学会阅读"。自然状态的阅读方式有两种:连贯阅读和焦点阅读。所谓连贯阅读,即追寻文本连贯语义的阅读方式,关注文本的表层意义;而焦点阅读,则是探求文本逻辑意义的阅读方式,关注文本的深层意义,是一种深度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要义在于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文本,交替运用两种阅读方式,准确领会文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精心设计问题""鼓励质疑解惑""搭建展示平台"五种方式,可以有效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期待是指教师通过悬念设计、情境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对文本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  相似文献   

13.
享受阅读     
教育家陶先生最先提出"语文"一词,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而为之"。在初中阶段,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不少的语文教学中,所谓的阅读训练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详尽透彻分析,学生勤记笔记课后背,将阅读训练变成教师替学生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从根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实,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要搞好阅读训练,应以情感为基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4.
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书虽读"百遍",但"其意不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如何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呢?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其次是教会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一、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所谓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  相似文献   

15.
张梅 《考试周刊》2014,(80):47-48
<正>"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中的这句话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阅读在发展学生认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完美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阅读这些功能的实现并非是自动的,而要依赖于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构建,且呈现出不同层次。当代哲学解释学认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意义不是先于阅读、先于读者理解而自在的某种东西。"文本只是以其自身的多义性、模糊性"召唤"着读者,而读者只有以其独有的解读经验"演奏"文本,才能获得心  相似文献   

16.
阅读过程,是阅读者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是实现阅读对话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实现学生和文本对话的"中介"。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采取一种有利于学生阅读学习和发展的方式,"评读"这种阅读模式。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对四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小学第三学段是要求学生真正大量接触课外读物的时候,将为学生进入初中后更广泛阅读甚至整部名著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奠定课外阅读基础.在指导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的统一:既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更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促进阅读期待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迅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新知识  相似文献   

20.
近来,越来越多的所谓"导读"、"快读"、"速读"类的浅读图书,纷纷闪亮登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以"快乐、快速、快扔"为特征的浅阅读是不是正好满足越来越忙的学生的阅读要求?现在的学生的阅读状况究竟是怎样呢?"浅阅读"是否正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呢?根据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内容越来越浅;速度越来越快;喜欢越来越直白的语言。这纯粹的"浅阅读"意味着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