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HA是最容易被氧化的物质之一,消费者购买奶粉时需警惕买到不合格的或快过期的过氧化奶粉,采访中,专家这样对记者表示。据调查,那些添加DHA较多的奶粉,闻起来都有一股很重的腥味。"但大家说这是正常的,因为DHA是从海藻和鱼油里提取出来的,所以会有腥味。"一位妈妈表示。在超市走访一圈后记者发现,尽管几乎每个品牌的奶粉在其包装上都宣称自己添加了DHA,但含量差别较大。最低的每100克奶粉含20毫克,最高的可达91毫克。此外,进口奶粉的DHA含量普遍高于国产奶粉。  相似文献   

2.
一种名为三鹿的奶粉,正威胁着上万名孩子的健康。据称,有人将三聚氰胺掺入了用于制作奶粉的原奶中,食用后导致婴幼儿患肾结石。三聚氰胺本是一种化学物质,用于制造玻璃器皿。掺入原奶后,它会使检测指标显示蛋白质含量更高——这样就可以提升奶价。截至9月17日凌晨,警已抓获涉嫌向原奶中加入这种化学物质的22名疑犯。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3.
一项惊人结果在2008年9月16日晚被国家质检总局公之于众——自9月10起,这个机构开始了对婴幼儿奶粉的专项检查。中国大陆22家生产婴幼儿奶粉企业的69批次产品,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此前,这种白色的晶体被认定加入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中国上千名孩子肾结石。  相似文献   

4.
震惊中外、危害数千婴儿生命的"三鹿结石奶粉事件"似乎是愈演愈烈!从三鹿集团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发现高含量的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到全国阶段性查出22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令人触目惊心!"问题奶粉"引发的  相似文献   

5.
10月11日,中央六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9月14日前生产的全部奶粉和液态奶,不论产品批次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就地封存,由生产企业进行清理,批批检验。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3月以来,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社会震荡至今仍未完全平息。以传播视角剖析三鹿奶粉事件,可以发现风险传播中的新媒体呈现出“双刃剑”效应:一方面,通过其快速形成的舆论潮干预事件进程,成为化解风险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利用其日益强大的媒介权力控制信息流动,成为损害公众利益、扩大风险的“符号霸权”。因此,置身全球化的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7.
至今还记得最初去做这期节目时的冲动. 4月15日上午,我从制片人手中拿过安徽电视台传给地方组的一份新闻稿,看着看着,心有一种往下沉的感觉,诸多疑问也在脑海中不断浮现:这些大头娃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婴儿们吃的是什么样的奶粉?这些奶粉究竟怎么了?谁在制造这些假奶粉?  相似文献   

8.
他的一篇报道,揭开了“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黑幕,打破了奶粉行业的一个潜规则,引发了食品免检制度的废止及一批失职官员的下台,保护了奶制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婴儿奶粉之所以有它的市场是因有它的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和终身价值性。它的特殊在于婴儿的特殊生长时期,在不吃母乳的情况下,奶粉是生长的主食。  相似文献   

10.
由“奶粉事件”论无良网络公关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远清 《新闻记者》2008,(11):18-22
无良网络公关暗流:随"奶粉事件"浮出水面 9月11日,三鹿等同内多家奶制品企业牛产的奶粉导致多例婴幼儿食用后出现结石病变的"奶粉事件"被主流媒体曝光后,民情激愤,全国上下要求严惩肇事企业的舆论高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做好患儿救治的同时,抓捕了多名包括企业高管在内的涉案当事人.同时,多名高官引咎辞职.与近年来频发的其他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是,这次,同该事件一同浮出水面的,还有无良网络公关的暗流.  相似文献   

11.
岳平 《新闻与写作》2008,(11):36-36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在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处治“问题奶粉”的重要部署的同时,积极报道北京市采取的应对措施和进展情况,引导市民正确对待这一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三鹿奶粉事件真相披露后,网民们对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等政府网站的反应迟缓甚至无所作为颇有微词,责贬有加,对网站不作为的批评也不绝于耳。政府网站陷入如此尴尬被动的境地,使我们开始面对一个严肃甚  相似文献   

13.
张泷予 《新闻世界》2014,(11):112-114
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奶粉市场一直是媒体的关注重点。本文选取《明镜周刊》与《人民日报》对"中国奶粉近况"的报道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报道侧重点、报道视角及报道风格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的"非典"事件使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大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报道显示了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化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体现了突发事件爆发后党报在消除信息不确定性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也彰显了党报突发事件报道的渐趋成熟.本文以人民日报2008年9月14日~10月13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样本,探讨该报在本次危机传播中的报道特点与缺失,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佳芝 《新闻世界》2009,(9):100-10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和《文汇报》三家报纸2008年9月12目至12月25日间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国内媒体如何建构“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资料表明:三家报纸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版面是国内新闻版;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新闻来源以本报和新华社为大宗;最主要的报道主题为事件追踪、解决办法与应对措施和相关社会议题探讨;消息来源的选取仰赖政府单位、相关业者和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6.
问题奶粉事件的社会关注度极高,并具有异乎寻常的象征意义,能否妥善、公平地处理此事已成为我们的社会是否保有底线公平和底线文明的标志,有关部门当慎重、再慎重  相似文献   

17.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之后,各种声音在媒介搭建的舆论平台上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短短几天中撼动了国家政策。国务院新闻办于2008年9月13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卫生部、质检总局和河北省负责人通报三鹿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有关处置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质检总局17日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  相似文献   

18.
许柳根 《新闻世界》2008,(12):24-25
新闻的度就是指在将新闻事实写成新闻作品并将之发表的过程中,保持新闻的质的数量界限。问题奶粉事件的商业效应以及媒体对把握度的素质的缺乏导致其事件的报道失度,导致消费者与生产企业双方的利益受损。本文是从失度的原因与怎样避免出发进行分析,提出一点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关于明星代言广告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9月19日,齐鲁晚报刊登了《有律师称“三鹿“代言人不负法律责任》(以下简称《不》)一文,文中提到,有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律师、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从红心鸭蛋到多宝鱼、从苏丹红到纸馅包子,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不同程度的恐慌。最近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更因为涉及到婴幼儿而引起民众前所未有的挞伐。在这次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媒体都借鉴了以往食品安全事件传播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