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并且知道情绪是可以调适的。[能力目标]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情绪的作用,体会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乐观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一平 《时代教育》2007,(6Z):92-92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概括地说,就是想学、能学、会学、善学、坚持学。笔者认为教师在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新生自我调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调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提出了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和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自我调适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人的需求具有可调节性与可控制性,本文对自我调适的内容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发展个体自我调适能力的策略,进而实现大学生与社会情境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及自身健康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我调适能力:个体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是培养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的发展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培养与发展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科》2007,(1):21-23
【考点预测】1.知识:(1)造成挫折的因素,挫折与人生的关系,战胜挫折的方法。(2)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2.能力与活动:(1)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2)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国外研究发现,人生事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主宰人生可有80%的作用,智商对人生仅有20%的影响力。情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我个性的盲点、把握自己情感的特点,是情商发展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的首次就业有一个自我调适的过程。自我调适包括职业定位、职业形象、职业态度、职业良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适。要搞好自我调适,应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能力为本”的能力观、持久的职业道德观、自尊自省的自律观,以及良好的习惯观。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缺失有三个方面原因:缺乏认识自我的能力、张扬自我的勇气和表达自我的技术。1.缺少认识自我的能力。“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包括认识自我的情感,认识自我的要求,认识自我在周围世界中的位置。”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郑振铎曾把情感作为文学与科学分野的“疆界”:“这个疆界的土质是情绪……文学是产生于人类的情绪之中的,无情绪当然更不是文学。”人类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没有一部不是响应心灵的呼唤、忠实记录自己感受的作品。惠特曼一部《草叶集》某种程度上是他自己的一部心灵史;鲁…  相似文献   

11.
我有我风彩     
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和接纳自我。3.学生明白与重视自我的发展,能够主动调整良好的自我心态。  相似文献   

12.
自理能力是指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所遇问题的能力.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能力,也包括在游戏.学习和交往过程中自我决策.自我调整和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它是一项综合能力。个人事务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编按]  相似文献   

13.
编辑主体的价值决策矛盾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主体价值决策目标的确立是其改造现有文稿的动力,但文稿质量、人情因素、编辑主体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等方面又常致使其动力系统受阻,处于价值决策的矛盾状态,难于实现决策目标。在这一心理过程和思维活动,关键在于编辑主体摆正其社会地位,强化自我角色,优化思维方式、追求创新之境,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达到价值决策思维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人是在不断调适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主动调适自我,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人生目标和态度、人际交往的范围、个人的经历与认知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因素,则有利于培养其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关注理由 “生活像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时下的教育正遭受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技术进步等带来的巨大冲击,教师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正在经受着又一轮的“挤压”,所不同的是,此番导致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已由九十年代初的主要是“生存压力”变成了“职业压力”,或说是“竞争压力”。 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其他人群的关注,原因在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要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与教师长时间地相处,而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心灵。如果教师心里充满阳光,他的学生中“阳光孩子”就多;反之,如果教师情绪不稳定,他的学生就难免缺乏自控能力。因此,时代正赋予教师一个全新的任务:除了传统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等要求外,还要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心理的自我保健和心灵的自我塑造,以自己阳光的形态去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灵。 “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积极进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退后一步自然宽”的自我减压策略,所以,我们不能缺失心理保健的意识、方法和技术。而心理保健,重在自我调适。为此,我们一要破除心里有“病”才去做心理保健的误解,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和调适心理异常,解决心里问题,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二要培植心理自我调适的自觉意识,自我完善个性,重建职业内涵,找寻自我职业价值,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进而享受工作的乐趣;三要掌握心理调适策略和训练技巧,加强压力的自我管理,有效调适自我心态,开掘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进而寻求到内心的自慰和平衡。[编按]  相似文献   

16.
[课题]:“代沟”析疑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举例说明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当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典型择业心理,结合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状,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调适自我认知心理、情绪,增强自信心,培养抗挫折能力,争取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谢稷光 《考试周刊》2009,(43):197-198
本文从大学生自我调适的需求出发,分别就个人的经历与认知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人生目标和态度等方面分析大学生自我调适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培植自我调适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刍我导向的学习:概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导向的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己评价学习需要、确立学习目标、寻求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和评鉴学习结果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独特的学习形式,其学习策略包括:明确的目标、必要的认知策略以及相应的动机策略等。教师的教学水平与风格、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无意识认知、情绪等都是对自我导向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在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互动的伙伴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20.
自我发展是强调受教育个体主动积极发展的教育方式。要讲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从而把握这一课程的结构和体系,就必须理清自我发展的矛盾关系,主要是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自我现实和自我理想、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自我认知与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学习与自我实践、自我发展过程与自我发展目标几个方面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