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变革是国际教育援助的本质属性,30年来国际教育援助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10年,国际教育援助在变革的内容、路径、重点、机制和方法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以2000年来我国西部国际教育援助项目为佐证,对这一时期的援助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认为"关注质量、变革重心下沉学校层面、以学校制度变革为中心、系统干预"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援助项目的经验对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变革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战后国际教育援助的影响,问题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国际教育援助在经历50年代的重建与恢复,60年代的发展援助和70年代的过渡等阶段之后,80年代至今达到全面发展阶段。本文对国际教育援助带来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了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彭文平 《教育科学》2012,28(3):74-79
国际教育援助是日本对外援助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援助理念来讲,日本认为教育是一项人权,援助教育可以削减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实现人类安全,接收教育援助的同时,发展中国家更应依靠自助。日本对国际教育的具体政策主要是:将基础教育主要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来看待;对于高等教育,则主要通过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且援助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转向管理。最后,日本国际教育援助的区域重心已向非洲转移。  相似文献   

4.
国际教育援助是日本软实力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旨在加强与亚洲受害国的教育文化交流,改变"侵略国"、"经济动物"等负面的国家形象;90年代之后,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服务于政治大国战略。在非洲,日本通过举办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输出了新的援助理念,国际教育援助为其联合国外交做出了贡献。在亚洲,日本为扩大其政治影响力,选择了蒙古、越南、泰国等"战略性国家"进行援助。教育援助因其直接与受援国人民的福祉相关,在为日本与这些"战略性国家"建立良好关系,提高日本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全球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样重要的是,用于教育的援助必须要促成伙伴国家或政府的积极改革行动,才能实现教育援助的可持续发展,而能力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东南非洲教育质量监测联盟正是在国际教育援助下成长起来的重要的国际组织,分析其发展经验,对能力建设视野下的国际教育援助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同时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教育援助的对象群体往往是经济上处于弱势的贫困群体。因此援助规划是否能够直接作用于受助对象,满足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是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关心的焦点问题。基础教育援助作为国际教育援助的一部分,是其他层次、类型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基础教育不仅被纳入到发展援助的整体战略框架之中,而且援助界通过建立相关协调机制来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发展。较之传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用主义援助倾向,基础教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领域,其原因在于基础教育援助与教育扶贫的人文理性认识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开展国际教育援助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政策和有效的行动措施。文章介绍了日本开展国际教育援助的执行机构及其政策举措、主要领域、典型项目和主要特点,以为我国国际教育开展援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育援助是日本对非援助政策的主体内容之一,透析日本举办的历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可发现,日本从早期的对非专项援助到建立体系化的援助机制,援助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逐渐涵盖了正规教育的各个阶段.日本打着"非洲主事"和"国际伙伴关系"为原则的口号,实则将教育援助融入外交经济战略,从对非教育援助参与者演变为自主领衔的角色.日本通过教育援助输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对非洲进行全领域、全方位的渗透,提升了其在非洲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在提高对外援助效果这一国际潮流的推动下,各捐赠国越来越关注援助的有效性问题,并积极完善本国的教育援助评价制度,以实现对援助项目的有效监测和评估。经过一元化改革后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扩大了评价对象和目的,导入了成果主义,完善了外部第三方评价,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内外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为资深教育援助提供者,在国际教育援助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脱欧公投后,英国在目标取向、援助内容、实施方式以及审查体系等方面对教育援助政策进行了调整。英国教育援助政策呈现出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动力,以追求即时收益为价值取向,以援助证券化为实施方式,以高标准审查体系为过程保障的新变化,由此构建出英国对外教育援助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1.
Alan Smith 《Compare》2005,35(4):373-391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map out an emerging, and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ield of study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onflict. The field has two main parameters. The first involves the variety of contexts within which education systems are required to operate. Distinctions are drawn between education that is provided within relatively peaceful and stable environments; during times of violent conflict; as part of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conflict or 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as part of longer term peace and reconciliation processes. Educational priorities and concerns may be quit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each of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second parameter concerns different levels of action within an education system. These include the political and policy environment, administrative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various aspect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paper argues that actions through various ‘entry points’ at each of these levels carry the potential to exacerbate or ameliorate conflict and suggests that a systemic analysis of investments in education systems from a conflict perspective should be a routine part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是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民族教育领域两本核心杂志的考察,分析近10年来教育技术在促进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结合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应用类型、实践领域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等,以便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促进民族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形式上的教育公平主要是法律上的公平,即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实质上的教育公平指教育过程(尤其是课程)中的公平。我国现阶段学前课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两方面进行分析。瑞吉欧课程对于实施学前课程公平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终身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关联性及其相互影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终身教育-远程教育"为研究主题,采用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剖析这一关联主题的研究状况,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终身教育-远程教育"主题的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终身教育和远程教育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即"整体与部分"和"目的与路径"关系;与此相对应,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两类角色,即"教育形态(或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角色。在当今网络环境支撑的知识时代,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当前美国跨境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出发,阐述美国推进跨境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之一——每年11月份举行的国际教育周(IEW)的概况和活动内容,并就国际教育周对跨境教育发展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该文扼要介绍小原国芳的道德教育理论。对他提出的全人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由真、善、美、圣四者铸成一体的文化人格及育成多方面和谐发展人的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了更好地在体育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分析了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以及在实施情感教育时应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达 《复旦教育论坛》2005,3(4):26-30,39
教育法律制度对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着理论薄弱、体系零散、内容空泛等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图展开对此问题的广泛地探讨,并就完善该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方案提出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1年4月第6届"Learning Futures Festival"在线国际会议召开。会议采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时区国家接力的方式完成。与会专家学者特别关注开放教育资源及Web2.0背景下的教育创新。未来10年全球高等教育面临巨大的增长需求,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进,将可能出现开放教育资源大学。开放共享理念逐步深入人心,Web2.0在教育和企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人们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学习者和企业员工应当提升自我的数字素养技能以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我国远程教育面临资源可重用性较低和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借鉴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院校和企业学习的成功经验,加强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程度,整合电子学习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否也存在"现代化风险"?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战略目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较高水平的状态,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时下一些普遍存在的观点恰恰偏离了这一宗旨,例如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等。教育信息化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存在着"现代化风险",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拓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风险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现代化风险的实质就是教育信息化风险。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是研究教育信息化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破坏性、适用性、效益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福祉,也应看到应对应用信息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规避教育现代化风险,不是要如何控制信息化工具本身,而是要控制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