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潜优势射箭项目青少年基础训练关键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射箭运动员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我国射箭项目仍沿用三级训练培养模式后备人才培养途径较为单一;我国青少年射箭教练员尽管有丰富运动经历,但综合执教能力不强;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全年训练以单周期为主要训练安排模式,准备期以技术训练为主导,体能、尤其是心理训练比例严重不足;专项力量安排缺少针对性方法,有氧能力手段单一,协调能力发展滞后;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周训练负荷安排与国际箭联颁布的世界各国家队成年运动员负荷平均水平持平。射箭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大,有效训练质量不高;与射箭强国韩国相比我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全年参加正式比赛场数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精英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筛选26名精英射箭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还进行振动杆训练(30min/次,3次/周,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检测与训练系统测试双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肩胛骨平面外展45°时外旋/内旋向心性收缩运动的峰值力矩;使用表面肌电图记录双侧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sEMG信号;采用OSIS评估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双侧肩关节向心性收缩峰值力矩、双侧肩关节sEMG肌肉活性及OSI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的肩关节向心性收缩峰值力矩、双侧肩关节sEMG肌肉活性、OS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振动杆训练能显著加强射箭运动员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可作为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关节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借鉴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和及时反馈系统的基础上,将此系统进行改装,应用于射箭项目的训练中,经过反复研究,解决了激光发射器固定问题;激光接收靶的放置问题;触发问题;软件问题.成功的研制出射箭实时反馈系统,以最直观、最简单和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反馈,为射箭的训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旨在提高我国射箭项目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法对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进行设计。结合射箭项目特点、射箭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谢特点与射箭技术的发力特点,研究得出: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内容主要是力量耐力与最大力量;创新了射箭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探讨了射箭力量训练阶段与负荷控制模式。以期为射箭教练员力量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收集法和逻辑分析法,将射箭项目引进贵州省各高校,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从高校的教学、射箭后备力量的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校的教育成本等问题进行分析,充分的说明了在贵州省内将射箭作为一个新的运动项目引入高校,进行教学和训练,是能够对贵州省的射箭项目的发展有所推进的。  相似文献   

6.
射箭运动员定量负荷疲劳程度若干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省射箭运动员在定量负荷下模拟比赛练习后若干生理指标的测试进行分析,探索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及使用重心稳定度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可行性,为针对性选择疲劳恢复手段和合理安排训练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局部疲劳为主,视觉和神经系统疲劳为次是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用重心稳定度作为疲劳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比赛来说,准备活动是为克服人体各器官生理惰性,调整心理状态,适应比赛环境,缩短进入比赛状态时间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中国女排在重大比赛中进入比赛的状态比较慢,这同中国女排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对10支女排俱乐部队和国家女排的训练活动进行了现场观察和统计,认为:国内高水平女排队伍(包括国家女排)比赛前准备活动只重视身体的准备,而忽视了心理的准备,准备活动内容没有新异性,这是造成进入比赛状态比较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新规则实施以来世界前八名女子射箭运动员的成绩特征进行分析,为我国女子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女子射箭项目排名赛成绩越高,在比赛中获得奖牌的概率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国女子射箭队个人项目后备力量薄弱,基础技术有待提高,目前难以打破韩国女子射箭队的统治地位;中国女子射箭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起伏较大,前三局的得分能力不强,需要加强开局得分能力的训练;为有效应对“远箭”局,发挥正常水平,需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9.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射箭运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原住民族大部分居住于山林,农耕之余兼行狩猎采集,故射箭乃原住民族传统生活中重要生活技能。使用弓箭提升狩猎的效率,丰富且充足食物供给,加速文化进步,射箭也被当作体现阳刚之美的表征。文章以体育史学、社会学与地理学等跨领域统合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出台湾原住民传统射箭运动的变迁历程;同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目前射箭运动之空间分布与特色。以原住民族传统射箭活动变迁发展来探讨当代台湾原住民族在面临生活环境更易与适应现代物质文明的转变中,如何通过射箭活动建构传统文化的延续,并探讨新世代接触传统文化的路径。以求探寻以传统射箭运动为载体的原住民传统文化历久不衰的文化动力,以及现代原住民族和传统文化连结的显明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宋朝军队中射箭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发现宋朝军队中射箭活动不仅开展广泛,而且逐渐向着专业化、规范化、统一化、制度化和多样化等方向发展,从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宋朝军队中射箭运动的思想、组织、管理、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对现代社会体育事业开展的启示,为今后体育事业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我国九运会女子手球前 8名队 12 1名运动员创伤特点的分析 ,旨在寻找预防或减少创伤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获取资料并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女子手球运动员创伤发生率为 6 1.16 % ;创伤分布以下肢 (5 7.39% )居多 ,上肢 (2 6 .0 9% )次之 ;创伤类型以肌肉拉伤 (39.13% )和韧带损伤 (33.91% )最多见 ;专项训练中创伤最多 (6 9.5 7% ) ;训练年限越长 ,创伤发生率越高。认为 ,应科学安排训练计划 ,加强身体薄弱部位的专门练习 ,重视各种护具和支持带的使用 ,做好训练前、后的热身和整理活动 ,加强医务监督 ,以减少创伤的发生 ,减轻创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网络查询法,以及通过对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访问,探讨了国外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理论方法与有效手段。旨在使我国教练员、远动员了解国外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理念、方法与有效手段,为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国家队与吉林省射箭队的测试与研究,以及对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访问,探讨了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心理测量与个案研究法探讨射箭运动员人格特征与训练策略问题,研究对象为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整个研究历时10年,结果表明:(1)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的人格都不同,差异较大;(2)在10年训练中,4名选手的人格变化有一种相似的趋势,即情绪向不稳定方向发展;(3)根据人格特征提出并实施相应的训练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是射箭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4)训练型与比赛型射箭运动员的差异有其生物学基础;(5)不同人格的射箭运动员存在抗应激能力与动作本体感觉能力之间的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围绕中国射击射箭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一中心,作者从比赛天气、科学研究、力量训练、学习型教练员团队、训练场地标语设置、备战动员和金牌目标等方面提出了个人见解和建议,以期能为中国射击射箭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的调查显示,赛前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与平时有较大差别,较多地采用模拟比赛、测验比赛、高原训练等方法,热身赛也是赛前训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射箭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肩负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取奖牌甚至金牌的重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射箭运动员是射箭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在数量上是韩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的三倍,但培养质量方面却远不如韩国。青少年射箭在全国的发展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培养体系不健全、基础训练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教练员综合执教能力不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散打运动员有效的拉伸练习方法,通过对20名散打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的比较实验研究,分析散打运动员进行持续性静力牵张后,其对肌肉力量和技术质量的影响,受试着在进行热身活动时,分别作持续性静力牵张和热身操热身.并测试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持续性静力牵张练习能更有效改善散打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技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