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网络密度、知识流入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洪明  陈盈  程聪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42-1548
 通过对网络密度、知识流入与管理创新的文献回顾,构建了网络密度、知识流入和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3478家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对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流入在网络密度与管理创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还通过引入企业规模与研发投入两个控制变量对模型作了进一步验证,研究发现,对于大规模企业来说,知识流入对企业管理创新不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从小规模企业来看,网络密度对知识流入也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创新绩效,企业应保持企业规模在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流动视角探讨组织创新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知识流入尤其是知识流出如何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流出、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考察研发投入和地理集聚对模型的控制作用。通过对458家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知识流出以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外部环境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且这三变量之间的关系受制于研发投入的大小和地理集聚程度的高低,即高研发投入企业中的知识流出在外部环境与管理创新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高地理集聚企业中的外部环境对知识流出并不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说明企业应善于发现适合自身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结论对完善知识和创新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3.
郭京京  周丹  李强 《科研管理》2017,38(12):29-40
本文深入考察了技术学习惯例在知识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惯例强度在知识属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知识存储惯例强度和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缄默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对知识缄默性与知识存储惯例强度、知识激活惯例强度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管团队(TMT)海外经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资源,构成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和认知基础,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尚未得到应有研究和探讨。本文构建TMT海外经验(含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整体研究框架,从理论上剖析TMT海外经验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揭示研发投入强度的中介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选取275家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TMT海外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通过研发投入强度驱动企业创新绩效;研发投入强度在TMT海外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关键联结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于TMT经验结构优化、研发资源配置以及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等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204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从整体上实证检验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然后从股权激励授予对象(管理层与核心员工)的视角,分析研发投入在二者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并且与管理层股权激励相比,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明显;研发投入作为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2%;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研发投入则呈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研发团队在企业中的价值已经受到普遍关注,但是它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及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论述了企业组织结构通过知识吸收能力中介影响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集权程度、反馈速度、部门整合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集权程度、反馈速度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用,在部门整合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的中介效用.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企业研发团队创新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由于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企业作为国家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其创新水平提高对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微观企业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探讨了在不同企业规模区间内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确实存在着企业规模的门槛效应,在不同企业规模区间内,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不同作用及影响力度.具体来说,当企业规模较大或较小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应依据企业规模,合理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优化政府的资金支持与信息服务、加强企业创新理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多年来主要依赖于自主创新驱动发展。以2010-2019年的航空装备制造上市企业为样本,深入剖析数字化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航空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投入与其创新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能力和风险承担水平在企业数字化投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起着中介作用;政府资助正向调节数字化投入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并在数字化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研究调控数字化投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企业家精神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根据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企业的调研资料,以企业家精神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中不同属性的研发投入之间及其时产学研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资金有利于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且政府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杠杆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研发领域内社会资金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较低,企业自有研发投入在获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起到主导作用.企业规模与合作成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出口导向对企业提升技术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另外,企业家精神对研发投入和产学研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建祖  肖书锋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38-1546
研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绩效不仅受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还受研发投入波动的影响。基于企业的注意力基础观,运用2007-2013年中国202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结合事件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研发投入跳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跳跃越大,则企业绩效越高;决策者双元性创新注意力在研发投入跳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