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出的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贯穿着对教学方法、读书原则、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理念。文章通过对“朱子读书法”各个方法的剖析,提出了四点启示,藉此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子读书法》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阐述其读书理论的重要作品。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个方面。读书六法所阐述的教学思想与当代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少经验与现代教育理论耦合,可以作为当代语文教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儒学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一生热爱读书,对如何读书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其弟子将他的训导归纳概括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对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通过解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提出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金铭 《文教资料》2014,(2):41-42,56
现今高中语文早读处于多无序、无质和无效的状态,在新课改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的大背景下。对早读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南宋“朱子读书法”中所倡导的理念与现今高中早读中缺乏的观念有许多耦合之处。“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的用以指导其学生为学求道的经验,它对现今早读的意义作用、内容设置、形式改革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仝召燕 《教学研究》2008,(5):381-383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出的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贯穿着对教学方法、读书原则、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理念.文章通过对“朱子读书法“各个方法的剖析,提出了四点启示,藉此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子读书法》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谈读书方法的著作,他一生酷爱读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刻的切身体会,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对如何读书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还总结出一套读书的方法。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读书方法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相似文献   

7.
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为学”的基础就是要穷理,而要想穷理就必须读书——朱熹坚信“天理”就蕴涵在圣贤书中,读圣贤的经典之作,是穷理的主要途径。他有关读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朱子读书法”之中。“朱子读书法”是关于读书方法的阐释,其中包含了前人智慧的结晶以及朱熹本人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读书法与文公先生的朱子读书法在我国古代读书方法中占重要地位,前者是博览型读书法,充实学生知识储备,强调读书的“量”;后者是专攻型读书法,深化学生知识见解,强调读书的“质”,二者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影响着我国当下的语文教育教学。目前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原则都属于这两种读书方法的衍生,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启示:端正学习态度,循序渐进;倡导个性阅读,返璞归真;渗透德育教学,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宋代理学家朱熹一生热衷研究学问,总结了全面.系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对今天的阅读教学依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熹的读书思想继承了儒家传统,强调读书穷理,被称为“朱子读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解读,培养其阅读兴趣,最终提升其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与原则。后人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和训导加以概括,归纳总结为"朱子读书法",成为后人推崇的优质教学法之一。在现代教学标准的要求下,重温"朱子读书法"六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熹不仅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集大成者,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读书法研究的集大成者。学习研究“朱子读书法”,并以科学理论对其进行阐释,去其糟粕,取之精华,无疑将会使现代新兴的学习学这门学科更加熠熠生辉。 朱熹对读书方法(即学习法)有较深的研究,他倡导的读书法共六条,这就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相似文献   

12.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尤其对如何读书有很精辟的见解。据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讲:其门人与私淑之徒将其精要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 循序渐进。是说读书要有先后次序,不可躐等。“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要打好坚实的基础,不可一味图快,欲速则不达。好高远,求近效,读了犹如不读。  相似文献   

13.
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借鉴。为此,本文在探讨与分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特征以及现今语文教师阅读所面临的困境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获得朱子读书法与语文教师阅读困扰方面存在的联系,希望借朱子读书法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的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朱子读书法"是宋代大儒朱熹长期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先贤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今天重新审视"朱子读书法",客观地分析评价,去掉其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成分,认真总结、借鉴其符合读书规律的合理的一面,对于革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弊病,建设真正的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读书方法论,是传统读书理论的集大成者。"熟读精思"是"朱子读书法"中的一条读书方法论,虽短小精悍但含义丰富且深刻,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语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关系着语文素养的发展。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研究"熟读精思"的深刻含义,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借鉴。为此,本文围绕"朱子读书法"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探讨与分析,在阅读前人有关著作的基础上,并融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将朱子读书法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朱子读书法是古代读书法的纲领和原则,其在经验层面上建立在对人的学习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与现代教育心理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程端礼为元代著名的理学教育家,其著《读书分年日程》在《朱子读书法》基础上,就不同学龄阶段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作了系统的论述和规划,并对当时及日后的教育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书中所总结的读书方法和教学原则,至今仍不乏其合理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朱子读书心德是朱子对读书人提出的读书时所须涵养的心性道德。朱子认为读书须在心性上下功夫,涵养静心、宽心、虚心、耐心、专心、细心、疑心、存心等读书心德。朱子读书心德对于当今读书人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朱子读书法作为中国古代读书学习方法论的精髓体现,从现代学习论的角度来看,有其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其六要领不仅与当代认知学习论代表加涅的学习阶段论有不少相通之处,更为各个学习阶段提供了很好的实施方案.如果能在学习阶段的实施中充分挖掘朱子读书法的合理之处,不仅为个人学习效果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也将更有利于科学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