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向性和因果性一直以来都是哲学中的重要议题,但是将两者联系起来讨论的话,通常认为意向性不能具有因果性,因果性中的解释项也不能是意向性。但是,意向实在论者仍然坚持意向性是因果有效的,并且意向性本身在本体论上不可还原。塞尔所提出的意向因果性理论是意向实在论的自然主义进路的代表,他的理论若能成功,则一方面为意向性和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意向性不再是先验的、高于自然的概念,另一方面因果性的概念也得到了拓展,意向性不再被因果性拒之门外。然而,他的这一理论仍然遇到了三个困境。而这三个困境的解决都有赖于一种更为精致的因果理论——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  相似文献   

2.
意向性理论是现当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认知科学、人工智能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论题。当代心灵哲学在构建意向性理论之时,不仅充分汲取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两大研究传统的重要思想基础,而且进一步借鉴、吸纳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现代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近成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研究视域和方法以及独特的逻辑发展主线,即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纲领。由此,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意向内容的自然化、意向解释的方法论地位等问题,就成为意向性问题在当代自然主义心灵哲学背景之下最集中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以现象学的视角来对社会科学的基础提出发问,必然需要回应现象学在何种方式上可以与社会科学发生关联,从自然态度向现象学态度的转变意味着现象学作为哲学本身可以就社会科学提出批判性反思,进而这一反思中的意向对象和意向行为的说明实则就是对自我建构的把握和对社会科学发问方式以及来自于生活世界的奠基的说明.这构成了现象学反思社会科学的意向性结构,不仅使我们可以就现象学立场提出对社会科学的新理解,而且实际也意味着社会科学哲学的现象学路径的可能及必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哲学在21世纪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这是当前国内外科学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对此,笔者认为,科学哲学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沉寂与酝酿之后,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研究纲领开始转型的迹象,即科学哲学开始从历史主义向自然主义和自然化认识论的方向演变,这种转变暗示了两种研究进路:首先,在本体论层面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跳离出来,转而关注外延更大的自然主义,这样就有效地回避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长期争论所导致的僵持状态;其二,在认识论上,以自然化认识论为主要的理论旨趣。通过这样的梳理,就可以清晰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科…  相似文献   

5.
准实在论采取投射主义、表达主义的反实在论立场,同时又辩护对按投射主义理解的判断作出真假评价的权利,而解释真理概念成为这个任务的逻辑基础。准实在论提出过语义学解释、语用学解释和语源学解释三种解释,不仅没有给出准确的真理意义,而且导致了诸多问题。准实在论的真理难题启示我们,真理词项的处理要区分日常领域与各专业领域;对于具有客观性内涵的真理概念,应采取实在论去理解它所评价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郝苑 《科学文化评论》2014,11(4):108-118
<正>实在论问题是当代科学哲学与分析哲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不同哲学家对实在论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就最低限度而言,他们多半会同意,实在论坚持的基本立场是,由当前的常识和科学所设定的大多数实体以独立于心智的方式客观存在。由于实在论关注的是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探究中存在什么实体以及这些实体如何存在的问题,因此,实在论隶属于形而上学。在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下,为数不少的哲学家相信,"通过对语言的一种哲学说明可以获得对思想的一种哲学说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为现实中的科学提供合理性的辩护。但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是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范式下进行的,其辩护属于认知合理性的范畴。具体而言,这种科学合理性辩护以主、客体二分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出发论证科学合理性,具体表现为实在论与方法论合理性。但这种认知模式的合理性论证一直局限于理论思维范围之内,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随着现代哲学的发展,理论哲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生活世界”开始进入科学合理性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哥德尔纲领是由哥德尔提出的一个旨在解决集合论独立性问题的研究方略,它对最近半个世纪的集合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代集合论的一些最新成果显示,这个纲领有可能面临一个完美的实现.很多人认为,这将有力地支持数学实在论.但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哥德尔纲领的真正基础是集合的迭代概念,而非实在论;并且,集合的迭代概念以及践行哥德尔纲领所使用的外在的公理辩护方法,实际上与实在论的立场有潜在的冲突,反倒与反实在论的图景更为契合.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把实在论哲学引入本领域过程中对实在论进行了重构,重构过程中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其先驱巴斯卡批判实在论“存在着”哲学产生了偏离,其真正理论源泉是巴斯卡的哲学老师哈里的“存在者”实在论体系。“存在者”哲学中构成论的缺陷可以被“存在着”哲学中的生成论范式所弥补。  相似文献   

10.
约翰.齐曼在对科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自然主义的科学观,其基础包括:“弱”实在论的本体论、自然主义的进化认识论及语境分析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