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公民及公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民主政治的产物.公民教育是社会现代性的表征之一,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度.在我国,公民教育对现阶段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环境营造及公平体系保障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民责任意识是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公民的整体素质和公民意识的发展方向.健康的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动力.美国是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领域中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为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提供了经验借鉴.文章从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基本内涵入手,比较了中美两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的异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美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对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基于对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责任,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北京、香港、澳门的150余位专家和教师,召开了“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论坛上大家交流观点,分享经验,相互了解与会各国、各地区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历史、现状、政策、措施和面临的诸多问题。会议认为,基于各自国情和相互交流的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将有利于提高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社会。各国代表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青少年公民教育北京共识》。此次论坛上发表的演讲,深刻阐明了在青少年中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刊拟陆续发表部分重要演讲。  相似文献   

4.
谢春风 《中国德育》2007,2(6):25-27
开展青少年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公民教育要在我国国情基础上开阔视野,注重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教育。公民教育的内容中应当补充国际理解教育、科学教育、公民资格教育等。要注意正确认识当前导致青少年道德问题的根源,整合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尤其是借助现代奥运会这一途径推动公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人们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愈加感到高素质公民的重要性。如何在我国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根据公民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各国公民教育最新成果,树立公民教育理念;确立公民教育内容;拓展公民教育平台,创新公民教育方式;构建现代公民教育新体系,是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公民指在一个国家里,具有该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社会成员.就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现代西方各国公民教育的内涵、途径各有不同,但公民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大致相同.即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所述:公民教育的目的是"造就适合国家与时代需要的有用公民".他主张"国家一切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便是造就公民".现在全国通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也加进了一些公民意识的内容,各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公民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构成现代民主法制社会的基石是公民,而公民的培养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在小学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从公民的角度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良好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我校以“小龙人”形象工程建设为基础,依托“文明花”学生自主管理办公室,以各班自主管理站为阵地,把握社区与家庭的道德文化建设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国外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也被称为公民教育。近几年来,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国家对大学“两课”及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视,有关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讨论在我国也逐步展开。本文试对国外公民教育及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了国外公民教育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及加强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建议。一、国外公民教育与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1.教育目的基本相同两者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  相似文献   

9.
法制教育是社会、国家或政党和一定的法治理论、法制制度及法治观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全体公民。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大中小学学生。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着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学校教育自身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而且关系着学校教育能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现代法律素质的人才,关系着能否为和谐社会铸就坚实的法律素质基础。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职普融通作为一种解决二者紧张关系问题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诉求,本质上在于重塑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选择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教育内容,创新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公民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以便消除职普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自身缺陷和弊端,从而保证所有学生成长为具有公民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