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书育人》2005,(3):20-21
观念,课改与高考不应是一对矛与盾,高中课程改革之所以遇到更多困难,高考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尽管此前曾有消息称,教育部成立了高校招生改革小组,在2004年高中课改实验开始前推出新的改革方案,让高中课改的实验者放下“包袱”。但是,直至今日,新的高考方案仍未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高考不改,高中新课程难行。”“不搞高中‘考改’,就不要奢谈高中‘课改’!”类似这样的话,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常常能够听到。尽管前人总是教育我们“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只有这样的“末端思考”和“终端估量”,才是“切合实际”和“对学生负责”的。在课改过程中,这样的声音始终存在,特别是当课改面对难题、面临抉择、需要攻坚的时候,它们还会变得“高亢”起来,甚至于形成了声势不小的“合唱”。  相似文献   

3.
李裕民 《广东教育》2005,(11):49-49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  相似文献   

4.
徐曼曼 《教育》2012,(7):31-32
“高中课改后部分学科课程的内容仍偏多偏难,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负担过重,根本谈不上全面发展。课改方案中‘学习打击乐器’等内容,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倾向,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实施,很难达到新课程的要求。课改后,教学仍然紧跟高考指挥棒,  相似文献   

5.
徐曼曼 《教育》2012,(19):31-32
"高中课改后部分学科课程的内容仍偏多偏难,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负担过重,根本谈不上全面发展。课改方案中‘学习打击乐器’等内容,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倾向,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实施,很难达到新课程的要求。课改后,教学仍然紧跟高考指挥棒,导致不少地方出现了课改被虚化的现象。"这段引起广泛影响的言论出自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鲁善坤是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针对高中课改,不少代表都提出了和鲁善坤相同的意见,课改后的实际教学出现了"务虚不务实"的现象。课改"虚化"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6.
学生说:“课改之后的课我们更爱上了”; 老师说:“课改之后的课更难上了”; 家长说:“课改了,一个学期48本书,孩子的负担是减轻了还是更重了?” …… 从2007年9月1日起,北京市开始正式实施高中的课程改革。自此,高中课改成为北京教育界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在国家、政府以行政方式全面推进新课程时,校长理所当然地做出积极反应,确定自己在本校实施新课程中的角色和地位.笔者认为,尽管现代校长的角色已出现多样化、多重性的特征,但是面对高中课改的复杂性,校长应集主要精力于课改的分析、研究之中,并能抓住契机,改变高考指挥棒下多年不变的高中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有效地提高自我发展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坚持课改不动摇,不急于文理分班,不在时间上比拼,不盲目追难。刚刚举行的南京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确定南京高中将坚持素质教育、坚持课改,不盲目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会议认为,高一年级课改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高一第二学期不能仓促分班,从目前全国其他高中课改实验区已经出台的高考方案看,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很重视学业考试,过早分班不利于为学生的今后学业考试夯实基础。另外,江苏省高考方案尚未出台,如果出现二次分班对稳定教学将有较大影响。摘自《现代快报》南京高中高一不分班  相似文献   

9.
这个9月,对上海的高中学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关日。作为二期课改全面推进的最后一个阵地,9月,上海所有高一新生都将用上新教材,所有高一教师也都将实施新课程。自2004年上海二期课改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以来,“不适应”的呼声不断从教师、专家、社会各方面传来,这无疑增加了高中课改推进的难度。但是,记在走访了部分教师进修学院和学校后发现,无论是管理、培训部门,还是基层学校,都为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进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编按]  相似文献   

10.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2.了解新…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使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改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对我们以前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必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为这门课程注入了应有的教育内涵。它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其他课程的任务来驱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回顾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研究的轨迹,论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剖析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前瞻实施新课程应树立哪些新观念,提出怎样树立新观念的途径,为全面启动新课程作好理念准备。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新创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查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的(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在今年9月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今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标使英语教学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从而使教师从教学的前台走到教学的后台,但这并没有改变他们的主导作用。角色的改变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是优秀的策划人,一流的管理者和全方位的顾问。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达到这些要求,当前的教师培训内容应该含盖如何使教师拥有新理念、适应新角色。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传统的以选拔人才为教育目的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与新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提出多年,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严重存在的高分低能的状况,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对教师提出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教学方法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使课堂教学发生重大变化,它必然对课堂管理提出新的课题.实现课堂管理的根本转变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课堂管理思想要由"确定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课堂管理目标要由"促成程式性问题解决"转向"促进课堂生长";课堂管理方式也要由"控制"转为"交流与沟通";同时,课堂管理也必然由"惩罚"走向"激励".  相似文献   

19.
研究新课标教材推进新课程改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任世江 《历史教学》2005,(12):40-44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并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为创建学校特色和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校本课程甚至课程的概念本身发展的范围和历史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工作中感到难度大,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同时如何使用校本教材上也有不少困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有校本课程的融入,而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无疑也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标准,这样就会少走弯路,加速开发校本课程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