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凌艳 《科技风》2012,(23):269
新农村建设对农电发展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战略要求,如何提高农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新形势下农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问题,其直接影响农电企业效益和形象,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作者就农电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为农电工作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那么农电系统如何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笔者认为营销管理应该成为农电工作中的重头戏,打造“沟通营销、诚信营销、和谐营销”是做好“三新”工作的前提,但在现实中农电营销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对如何加强农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好地为农牧民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农电企业更好地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做出新贡献,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以来,改革的春风沐浴着农电系统,目前农电系统以科学发展明.为主导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竭和挑战,要求我们对农电系统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目标及任务做出充分的分析与判断,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因此主要时农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宣各方面技术措施强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步伐日益加快,供电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是历史赋予电力企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决策。新农村呼唤新电力,新电力服务新农村。全面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是电力企业的中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6)
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以培养基层技能型人才为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从而促进"三农"积极朝着新农村方向发展。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积极改革与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促进新农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本文简要说明了地方职业院校为服务新农村建设而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地方职业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服务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发挥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引导作用和服务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相似文献   

7.
张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25-125,121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降损节能是农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选择降低网损的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在线损管理中采取的一些较有成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3)
农村电力是事关农民生计的大事。本论文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当前农电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将来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在日益加速,农电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显著。本文以下将在阐述当前农电发现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强化农电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农电发展质量的问题结合本人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给地市高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地市高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好.地市高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美国"赠地学院"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探索了美国"赠地学院"为其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农民用电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县级供电公司农电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由早期集资办电时期的农村供电所模式,过渡到劳务外包,统一管理的农电管理一体化模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现行农电管理模式仍然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效益,本课题是针对县级供电公司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期望通过对现行农电管理体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农电管理工作中的经营、生产实际,发现和消除农电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改进现有管理模式,以适应未来长期的农村电网生产、经营可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客户用电需求,提高供电服务水平,让客户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根据农电企业自身特点,从农电企业各部门职责分析起,对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13.
韦柳宁 《科技风》2012,(12):258-259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电力企业的极大支持,电力企业如何做好农电管理工作,已经成了当前电力企业改革的一个重点,农电管理工作面临了新的问题,电力企业在农电管理工作方面面临了安全管理,提升农电电网运行稳定性,降低线损,提供优质服务等诸多问题,本文的重点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阐述电力企业如何做好农电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现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信息需求现状,信息服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索了高校图书馆如何积极为"三农"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县级供电企业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服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指出了县级供电企业服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农村电力市场的大好形势,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摆到县级供电企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农村电力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强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提高供电服务质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种科技服务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和新理念.农业高校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身,担当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目前农业高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科技大篷车"、"太行山道路"、"农业专家大院"和"科技绿洲行动"四种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四种模式的具体做法及其优缺点,旨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发展与全面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农民用电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从现有主流的农电管理模式来看,既借鉴了外包管理模式实行农电管理专业化,又不同于一般的外包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借鉴外包管理理论的一些基本明点.同时,农电管理模式改进的着重点还是在于如何实现内部管理的改进,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曲靖市贫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贫困特性",决定了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不能"机械"套用上级决定要求,也不能"照葫芦画瓢"搬用他人模式。曲靖市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立足市情,实现党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的具体化和本土化,把新农村建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农民群众新家园。  相似文献   

19.
宋巍巍 《现代情报》2010,30(8):102-103,106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准确把握定位、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新农村建设,实现既确保教育教学需要,又能够促进自我发展的目标,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赣州市率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五新一好"的建设目标、"三清三改"的建设模式得到国家及各地的关注与好评.以"赣州模式"为蓝本,江西省开始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赣州作为相对落后地区,需要进行充分思考.本文对赣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面临形势以及需要认真面对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