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课程呼唤体验教学,理想课堂召唤体验教学,语文教育更需要体验教学。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共出现16次。可见,“体验”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的本质就是人的体验,没有人的体验就没有语文的生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学习体验即学生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不应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而更多的是学生体验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段文字会有不同的个性体验。对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3.
李娟 《现代语文》2008,(11):16-17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反复强调体验教学,认为体验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参与性,又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建构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拓展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体验语文情趣,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点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小学语文教学突破“应试教学、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趋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中培养“独特的体验”就应该构建教学的活力平台,以体现新的语文课程理念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开放”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开放”与“封闭”是相对应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则着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语文素养,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功能.开放性教学倡导开放语文学习的时空,主张语言熏陶和语文实践,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开放性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武晶 《山东教育》2005,(19):55-5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吝惜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以前语文课教学重教师讲解分析。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字、词、句、段、修、逻、文、篇、章,环环紧扣,语文知识充斥课堂,忽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样的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个性的张扬,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实践性特征、汉语言自身的特征都要求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体验、重运用。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继承传统语文教学“重感悟、重积累”的教学方法,复兴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生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巩固、消化知识最有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程标准》(下面简称《课标》)中有这样几段文字:“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这些基本理念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具有很强的“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体验出发。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组织学生开展开放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时空中自主策划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多元化的思维路径和丰富的作业形式,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就要求教师的作用要朝着促进学生发展、学会学习的方向转变,教师要从一个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业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倡导个性化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何柳 《湖北教育》2005,(5):27-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学生的独特体验,老师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来看教学《幼犊》时三位老师的三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对高中生阅读培养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体验”一词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体现了高中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的高度重视。语文阅读体验学习正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把体验教学贯彻阅读之中,进行调动阅读体验的情景创设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根本目的,要求语文教师富有教学个性。我们在进行教学个性化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7.
自新《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一个超越预设至今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育者不再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系列的表述反复强调着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重要性。“回归主体”,“形成语文人本课堂”理应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主流。应当充分认识到,作为母语教学,主体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需求,更是民族语言传承民族精神回归的要求。那么,语文课堂,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主人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要“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有声 《湖南教育》2004,(15):24-25
最近学习新课标,感触多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这些重要理念,必须贯彻于教学之中。读到这些要求,过去的一些教学镜头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