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别字和错字两个层面对初级阶段泰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进行分析后,发现泰国学生错字偏误的发生率远高于别字偏误。错字偏误主要集中在笔画和部件两个层面,因笔画增损、笔画缺失造成的偏误率较高;在部件层面部件替换所造成的错字偏误占很大部分,形近部件的替换多于音近部件的替换。别字偏误主要出现在部件和整字层面,部件层面中部件缺失和更替占很大比例;整字层面的偏误主要受声调听辨能力的薄弱和语音偏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泰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泰国小学生在汉字书写上存在不少偏误,表现在笔画形态、笔画数目错误,部首混淆,整字结构错误以及笔画、构件部首、整字笔顺错误上.经过分析发现这些偏误的产生既有中泰文字性质与书写规则不同的原因,也有学生缺乏笔画、部首、笔顺与汉字整体结构概念的原因.针对偏误原因,笔者采取了中泰文字形态对比、抄书及书法考试、书写操练与强化、分色字卡教学及汉字构形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纠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中山大学汉字偏误标注的汉语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和附属库错字数据库中收集的错字,从笔画、部件、整字3个层面,对汉字偏误分类进行多角度研究,研究成果反过来应用于中介语语料库中的汉字偏误标注,希望能对语料库中的汉字标注体系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笔画特点与外国学生汉字笔画偏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笔画的角度分析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在分析汉字笔画的笔形特点、笔向特点和笔际关系之后,文章把汉字笔画习得偏误分为笔形偏误、笔向偏误、笔际关系偏误、笔画数目偏误,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文汇 《文教资料》2014,(26):31-34
本文从泰国彭世洛府朱拉蓬公主学院学生汉字习得现状入手,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把书写偏误分为三大类、18小类。其中笔画变形偏误最多,其次是部件组合偏误。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如下:第一,学生学习被动,汉字基础薄弱;第二,汉字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复杂特性;第三,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环节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结合汉字的笔画特点,通过偏误分析的方法对柬埔寨公立东华学校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作文语料进行分析,划分出柬埔寨华校学生在汉字笔画书写方面出现的7种偏误类型,总结分析笔画偏误类型的分布,得到柬埔寨华校学生在汉字笔画偏误方面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及修正过程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一系列定性分析的手段,客观描述了4名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及对这些汉字笔画和结构修正行为的全部过程,发现:(1)他们书写汉字的偏误具有相似性;(2)他们书写汉字已具备一定的监控和修正能力;(3)修正行为只在完成一个汉字的完整书写后发生;(4)笔画偏误的修正显著;(5)监控和修正能力可能跟汉语水平相关。文章从偏误及认知两方面分析了他们修正行为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友好邻国,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国家,其汉语国际教育已经走过了50余年历程,但是关于巴基斯坦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在深度、广度、关注度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针对巴基斯坦学生的汉字教学,本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所有的巴基斯坦考生应试作文进行分析,收集整理了其中存在的汉字偏误,发现巴基斯坦汉语学习者汉字偏误主要有笔画变形、笔画增减、增加部件、部件配合偏误和别字五种类型,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笔画增减(主要是笔画减少),并通过调查验证了巴基斯坦汉语学习者汉字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巴基斯坦汉语学习者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由于汉字笔画复杂、结构繁杂等基本特点,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汉字研究主要集中于汉字的本体研究,对于偏误现象的研究,大多为形声字偏误研究、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现象、偏误语段等。本文以泰国初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为例,试对初中级阶段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在汉字书写中成系统性出现的、半包围结构汉字书写偏误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浅析造成系统性偏误的原因,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拟提出解决的对策,避免类似这一系统性偏误的反复出现,优化初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培养其规范准确的汉字书写意识,从而提高其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学习中,由于吉尔吉斯斯坦中小学生受拼音文字背景的影响以及该国教学体系中系统化汉字教学的缺失,他们汉字书写能力的发展总是滞后于听说能力,汉字学习成为汉语学习的瓶颈.学生的汉字偏误出现频繁、表现多样.由于笔者现在任教于比什凯克市第31中学,故对该校5~11年级学生汉字语料进行收集,本文就是基于此对上述语料进行整理,对学生书写汉字笔画进行偏误分析,并说明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本文使用中介语语料库和纸笔测试等方法,对日本学习者“了2”的习得进行系统考察。考察发现:句末助词“了2”的偏误比动词后的“了1”要多;“了2”的偏误主要是“遗漏”和“误加”;“遗漏”主要受认知难度的影响,“误加”源于日语迁移;学习者初学时把“了2”看作日语的“ ”,之后逐渐以日常意义上的“变化”来理解“了2”;学习者先习得的是一部分“了2”,“了b”的整体习得要比“了1”晚。  相似文献   

12.
韩文对汉字字形习得有正负迁移作用。正迁移体现在有助于韩国学生掌握汉字的整体性、笔画的向心性以及笔顺规则。负迁移集中体现在笔画形状、笔画关系等偏误上。这种偏误主要与韩文字母文字的负迁移有关,有的也与韩文汉字有关。韩国学生笔下的汉字偏误以细节问题居多,还与汉字的特点、视觉加工的整体优先性以及学习态度有关。韩国学生的汉字笔画偏误尤其是钩笔笔形偏误是系统的有理据的偏误,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聚焦式语料与开放式语料的分析,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存在否定副词"不"误用、程度副词误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语序不当等6种偏误。出现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规则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目的语规则理解掌握不到位等。只有找出偏误的诱发因素,才能有效避免偏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处所”短语在句中可作状语、补语和定语,占据五种句法位:主语前、谓语动词前(无主语)、主语后谓语动词前、谓语动词后以及定语中心语前。对韩国学生来说,几种句法位中以谓语动词后的句法位最难,其使用规则也影响学生对其他句法位的习得,应加强“在+处所”短语后置于谓语动词的规则教学。另外,几乎所有句法位都存在方位词的误代、误加和遗漏,“在”的遗漏及与其他相关介词的误代;主语前和主语后动词前两种句法位存在较多错序:定语中心语前“的”的遗漏较严重。这些在对韩汉语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28个汉语常用介词在新加坡中学生作文中的使用情况。首先提出了鉴别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介词的特点和偏误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认定了新加坡中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的4个特点:“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存在句句首处所词语前使用介词“在”的频率、“当……时/的时候”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以及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带“来得”的“比”字比较句:8类偏误:有关框式介词的偏误、介词冗余、介词短语所处的位置有误、介词与介引成分及介词短语与谓语动词搭配不当、介词之间的混用、将介词短语用作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否定表达有误、语句意义不明;并进而提出了5项教学建议:通过汉英对比强调汉语介词用法上的特点、突出强调时间词作状语和方位短语作定语的结构特点、确立易混淆的介词并加强辨析教学、依据语块教学理论加强框式介词的教学、用认知图式来阐释结构和语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爱情是不分国界的,许多国家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乏相通、相似之处。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通过以中国作家萧红的《小城三月》和韩国作家朱耀燮的《厢房客人和妈妈》为研究对象,比较两部小说的爱情悲剧中女性人物的命运,联系两位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两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分析两部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命运并带给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从多元认知的角度看留学生汉字书写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多元认知的角度讨论如何看待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书写过程的问题。我们将留学生汉字书写过程经摄像观察再转为文字,历时3年。摄像记录包括从短时记忆(看字写字)到长时记忆(心理词汇的提取)的汉字书写过程。观察发现每个留学生都有与中国人不同的汉字书写方式,但这种方式不影响最后的汉字成品正确,也不影响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来看待这种书写方式?文章提出:从多元认知的角度来客观分析留学生汉字书写过程,承认其学习过程的差异,并且呼吁对外汉语研究者和教师应该首先具备接受和包容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学习过程差异的心态,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留学生的书写习惯或方式,而不是按传统习惯将此界定为“错误”并加以细致的纠正。  相似文献   

18.
"汉字起源年代的字测定方法"从"金"字开始测定汉字的起源年代。人类认知金属的历史、"金"字的形态特点、"金"字与"金"字群其它汉字之间的形态关系及"金"字的本义都有力地证明:(1)汉字的产生远远早于铁矿冶炼时代;(2)黄金是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最早的金属,"金"字指称黄金;(3)从"金"字到"铁"字的历史与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从黄金到铁这些所谓的"史前金属"的历史同步;(4)"金"字由三个具有各自指称对象的构字要素构成,这说明,在"金"字产生之前汉字已经产生。从对"金"字的测定可以得出结论,汉字起源早于"金"字,早于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最早的金属———黄金,可能要上溯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目的语环境中的韩国留学生与中国中学生中文阅读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阅读中文时,两国学生最常用的是推测策略和语境策略,最不常用的是母语策略和互动策略。在阅读观念上差异不显著,在管理策略和母语、预览和略读等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差异极其显著。韩国学生更多地使用语境和标记策略,中国学生更多地使用选材、母语、略读、预览和推测策略。(2)韩国学生的预览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预测力,而文本观念和互动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轻微的负预测力。对中国学生来说,推测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20.
规范汉字书写课中要渗透汉字字源学的相关理论。就字形和偏旁关系,以字源学理论进行渗透,举例说明了五种关系:同字源、同位置;同字源、异位置;同字源、异字形;异字源、同偏旁;异字源,同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