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无话可说”是口语交际课的教学难点 ,原因何在 ?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明 ,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 ,即先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 ,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其实 ,说话与此同理 ,只不过说话时转化的最终结果是“语”而不是“文”。若心中无“物” ,或不能把“物”转化为“意” ,就必然“无话可说”。要突破这一难点 ,“设置语境”是关键。这里所谓的“语境” ,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情境。“情境”是某种图景和情感的结合体 ,有“物”有“意” ,置身其中 ,将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产…  相似文献   

2.
从披文见意到意文兼得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的过程,是一个“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一般性的阅读则相反,是将作者的“文”还原为“意”。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固守这种理念。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走近课文,走进作者,披文见意。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则认为,以范围广泛的文章为阅读对象,以“披文”为手段,以“见意”为首要的目标取向的阅读,是为文章阅读。人们在生产劳动、科技活动、日常和文化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阅读,均属于此。文章阅读在…  相似文献   

3.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激发学生写作双重转化的主要力源为情感、赏识、需要、审美四个方面,双重转化中的重要环节为感受、摄取、运思、表述、反馈等。  相似文献   

4.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双重转化机制是靠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高度集中、互相配合、高速运作完成的。情感、赏识、需要、审美是双重转化机制的主要力源。感受、摄取、运思、表述和反馈是双重转化机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写作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遵循规律才能抓准写作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语课程标准是这样来表述写作这一概念的:“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任何章的写作,都要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的头脑转化。认识主体真实地、本质把将客观事物化为观念或情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由“物”到“意”,即从“客观外物”到“主观情意”。这一重转化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转化。就不可能形成主体的认识。也就谈不上写作。二是认识主体的观念或情感向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所获得的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亦即由“意”到“”的“外化”。从“主观情意”到“章载体”的转化,这是关键环节。没有这重转化。观念依然是观念。情感依然是情感,永远不能成为章。郑板桥谈画竹时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相似文献   

6.
写作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写作必须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写作主体的认识、情感,然后再由主体的认识、情感转化为文字表达,即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转化过程。学生的习作与一般创作虽然性质有别,但其原理同出一辙。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意”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如果把写作过程看作是完整的链条,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篇文章的写作,必须是先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旨意),然后再将“意”转化为“文”的双重转化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这双重转化的过程中,情感起到了激发、催化的作用,没有情感的参与,作文干瘪苍白,缺乏灵气。要让学生热爱作文,写好作文,要在感情上下功夫。下面我以作文《谢谢您,妈妈》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文章分析了促发转化的力源,并紧扣双重转化中的感受、摄取、运思、表述和反馈诸环节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关于作文是什么的命题,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从正面指出写作的本质是“物——情——辞”的双重转化。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从反面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教育家叶圣陶更是指出写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可见,不管是古代的文学家还是现代的教育家,他们都一致地把作文指向心灵的层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作文是一个人生活的表达,映射着作者生活的充实与干涩;作文是一个人认识的反映,映…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完成一篇文章 ,往往需要经历“双重转化”,即“客观事物→反映→观念 (情感 )”的第一重转化和“观念 (情感 )→表现→文字 (文章 )”的第二重转化。写作中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形象源自生活 ;形象地表现生活 ,而不是刻板地介绍生活 ,源自多方的积累。课文作为一批例子 ,无疑是我们实现“物→意→文”双重转化的极好范本 ,是我们生动表现生活的极好借鉴。记叙文中写人 ,往往是为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 ,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 ,生活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因此 …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想素质上,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作文教育思想观念;在业务素质上,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作文教学能力。一、创新作文教学对教师思想素质的要求1.要求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生活中习作。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习作的主体能动地、真实地、本质地将客观事物(社会生活)形成某种认识,转化为某种观念或情感。接着,习作的主体运用语言给观念、情感穿上“外衣”,并转化为文章。这一习作过程,经历了“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在这种双重转化中,主体自始…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文章的写作主要是研究文章成品的制作过程。文章的制作过程必然要经历从“物”到“意识”,再从“意识”到“文章”的“双重转化”,即经过“物→意→文”的矛盾运动。“物、意、文”的矛盾运动,实质上就是写作过程本质的体现,可再分解为相互联系制约的“同化”、“内化”、“外化”三个层次,清楚地反映出文章制作过程中由心灵的动态转化为文章的静态的发展过程。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以文章为对象的静态研究转向以写作行为过程为对象的动态研究,是现代写作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关于写作行为过程,能否用一个准确、简洁的“模型”予以理论概括,则更是人们尽心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自八十年代迄今可以看到的研究成果不少,但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林可夫主编《基础写作学概论》中的观点,认为写作行为过程是“生活——大脑——文章”。第二种是刘锡庆在《基础写作学》中提出的“双重转化论”,他把写作行为过程的这一本质属性抽绎为“物——意——文”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物——意——”的转化。写作反映客观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往往是写作主体主观精神的倾注和投射。两方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们把这种交流叫做“移情”。由于情感的“移人”,客体事物会因此而发生神奇的变化。由于“移情”的结果,主体自身也可能在反射力的作用下,产生连锁反应,生发出新的思绪和情感来。这时,主体就有可能与客体融为一体,妙合无垠。主体还可能被异化、幻化到对象之中,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相互渗透、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生活,为写作的基础;“意”即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综合体。要写好文章,核心是“意”,惟有努力把“炼意”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写作过程作为锤炼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  相似文献   

16.
物、情、辞所谓双重转化的写作规律,主要是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相互转化的融合过程,是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始终进行着一种双向的、反复的矛盾运动。本文从由物到意的转化、由意到文的转化和写作内容到写作形式的转化三方面阐述了对这一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18.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这种双重转化机制靠的是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和谐运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发散中设计,在想像中立意,在聚合中表达.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19.
张豪 《新读写》2023,(11):32-35
<正>有一种说法,写作就是由“物”到“意”,再由“意”到“物”的转化过程。由这种观点,人们又推演出“物—意—文”的写作过程模式。“物”,是事物、人物、事件,是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经历过的。“意”,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想要表达的意愿。“文”就是我们写成的文字。简单说,写作就是人们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或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作文自然也是这样的表达,是运用语言传情达意。一是表达思想,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写作。包括学生的习作练笔,必然先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再将“意”转化为“”。这个双重转化的过程,是一条被心理科学研究证明了的写作心理规律。在这双重转化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转化的内因。在作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作能力出发,着力于激发学生作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加速转化的完成,提高作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