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释意学派的摇篮,是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ESIT)。该学院始建于1957年10月,1984年1月成为巴黎第三大学下属高校,是全世界第一所有权授予翻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高校。研究人员在会议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借鉴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genetic psychology)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整套口译理论,随后又将其扩展用于非文学文本(或称"实用性文本")的笔译研究。这就是被称为"释意学"或"释意模式"的翻译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释意派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十几本重要的翻译论著相继问世,研究范围也从最初的口译逐步扩展到笔译、科技翻译教学和一般翻译理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口译在中国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普通课程发展成为系统的专业.这一变化必然对当前的口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口译教学实践?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培养口译专业人才?本文围绕以上问题,通过对翻译释意理论的分析和梳理,探索在理论的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当前口译教学的现状、教学目标、教学编写和选择、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进,希望能给当前的口译教学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尽管受到质疑,"释意理论"目前仍然是指导口译实践和教学的主导理论流派.而关联翻译理论极少用于口译解释.文章从两种翻译理论各自范畴的翻译过程、翻译目的和翻译主体进行适当比较,以期口译翻译理论能在借鉴其他翻译理论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4.
《人生第一次》是一部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达对象,用12集的节目展现人生长卷,反映当下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状况的人文纪录片。该纪录片配有中英文字幕,其中包含大量的人物对话和旁白。释意理论的研究大多在口译领域,但人文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和口译也具有相通之处,因此本文借鉴该理论的指导思想,结合片中实例和具体的翻译策略,从文化词语、话语分析和情感背景三方面分析释意理论在人文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一经引入我国,立即引起翻译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分析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及口译教学现状入手,探讨翻译行为理论与目的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相关性,笔者认为该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巴黎释意学派,又称达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重要学派。谈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释意学派理论的分析体系是建立在对口译实践的研究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脱离原语言外壳",使翻译的理论研究在内容和过程上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当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时,对翻译本身和口译有了新的思考。本文从释意学派的理论特点出发,探讨了日语口译及日语口译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春雪 《文教资料》2010,(21):46-47
释意理论认为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进而强调翻译主体及其认知的作用。本文拟根据口译的三个阶段,结合口译实例,阐述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探索指导口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张韦 《海外英语》2012,(4):280-282
释意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由法国翻译家达尼卡提出并确立。完善的理论结构和独特的理论视角使该理论一度成为西方口译理论的主导理论,并引领着西方口译研究进入了以译员为研究对象的新阶段。该文选用专业性较强的外贸领域为题材,以释意学派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日常贸易的具体实例,阐述释意学在外贸口译中的应用,以期对外贸口译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释意学派指出,口译语言转换过程实际上是"译意"的思维过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释意学派理论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探讨了在汉英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脱离原语外壳"、转换语言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释意派理论的指导下,口译的发展突飞猛进.口译译员的综合翻译技能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旨从释意派理论出发对译员的翻译过程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法国口译释意理论认为口译程序中的表达阶段是口译的中心环节。在释意理论的视角下,译员用译语将原语信息再现时,等于是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和公众演讲一样,口译表达阶段包括语言的组织架构和有声语言的产出两部分。译员的语音素质、语言和副语言的组织等公众演讲技能对口译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口译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中培养公众演讲技能,将会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译教学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口译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示理论来指导口译实践,加强口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也可将口译教学与其他专业相结合。同时可以运用解释性模式对记忆力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口译技巧,提高学生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了解斯蒂芬·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试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撇开其不足之处,发现克拉申的理论仍对中国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试图通过有关背景知识的口译实验,探讨背景知识(即图式)对英汉口译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口译成效;口译成效与英文语言水平相关,但语言水平的缺陷可以通过背景知识来弥补。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有几部宪法"的发问,产生了口语表达和理论认识上的不同宪政意义,即文本意义和宪政意义的不同理解.在依宪治国的今天,不拘泥于宪法史上"几部"宪法的盘点和依恋,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唯一地位,是我国民主宪政进程的重要要求,特别是要强调现行宪法的独特地位,使其作为新一轮宪政的开启之法.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genuine meaning of wave-particle dualit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 How can we teach duality and quantum theory despite this lack of consensu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research argues that reality issues are at the core of both the endless debates concer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 As practical instructional frameworks, this study suggests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meaning for duality as well as a new suspensive perspective. The key idea behind these notions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ediction rule and the reality-related interpretation, instead of a traditional division between formalism and interpretation. After elaborating upon those notions, this study compares this new suspensive perspective with other interpretations or educational stances concer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 Several practical guides for the better instruction of duality and quantum theory as well as its implication o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口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几个具体问题,诸如语调、长句及数字的翻译、错误的补救等等,阐述了商务口译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技巧,指出了如何在忠实于原话的基础上实现精练的表达,如何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释意理论"是口译研究历史上的主流理论之一,对口译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文章从释意学派的理论出发,探讨在口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语言功底的同时,使学生"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不同的语境下能较好地理解和阐释口译目的语的意义,帮助其提高口译学习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诠释学在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在经历了圣经注释学、罗马法解释理论、一般文学批评理论以及人文科学普遍方法论(依据洪汉鼎先生的划分)之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经伽达默尔将其从方法论的维度提升到了本体论的维度,建构了哲学诠释学。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方法论角度还是本体论角度,始终摆脱不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理解的过程中,如何能把握好理解的限度问题,在怎样的范围内才能正确的把握文本或者说是历史流传物的意义。方法论的诠释学和本体论的诠释学总是很容易的就滑进了相对主义的泥潭中。文章试图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诠释学在诠释限度问题上所做努力的概述,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