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逻辑概念一章里,关于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说难是因为:第一、集合概念的特征本身难以把握;第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不好区分;第三,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之间的外延交叉关系不易理顺。说重要是因为正确区分集合概念和  相似文献   

2.
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的区别问题,是逻辑教学的一个难点。要使学生掌握它们,关键在于讲清类、集合体、整体的区别,以及分子个体、部分的不同之处。所谓普遍概念,是指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这个类是由一个被称为分子的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单个对象所组成,其特点是类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也为每个单独对象即分子所具有。类与分子的关系是属与种的关系。例如、“洋”是个普遍概念,它反映的是由  相似文献   

3.
集合概念作为高中数学的开篇,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教学研究,它都未能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了集合概念教学中存在着错误估计学生知识结构、错误定位教学内容、错误选择教学方式等问题.基于集合概念教学的反思和集合概念不定义的认知,确立了以概念生活化为教学逻辑的观念,进而设计了概念生活化视角下的集合概念教学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论共性分类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对共性进行了分类。一是按共性适应的范围,把共性分为四种类型;二是按共性在个性中存在的方式和形态,把共性分为集合共性、一般共性、特殊共性三种基本类型。作这种区分不但为分类学提供了哲学指导,也弄清了基本矛盾和根本矛盾的区别,特别是解决了逻辑史上自古争论未决的归纳法结论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些形式逻辑的著作或教材在介绍概念的种类时,一般都介绍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向来是一个难点问题。熟练掌握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方法,有助于正确识别以及准确使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和推理,避免出现二者之间的逻辑错误。准确把握集合体与个体、类与分子、整体与部分的本质特征,是正确把握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的许许多多概念中,有一些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弄清这些逻辑关系对优化概念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1.同一关系。几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也就是它们同一个集合。如:自然数和正整数、大于或等于5的数与不小于5的数等。2.交叉关系。几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也就  相似文献   

7.
《河北自学考试》2004,(1):43-4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p→q与p←q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2、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若所有S都是P,则S与P之间可能有…  相似文献   

8.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的起始内容,集合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语言和一种工具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集合内容学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以后数学内容的学习.从集合内容来看,它可以将整个高中数学内容涵入其间.帮助学生学好集合知识既是学习数学本身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但集合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初次接触常感无从入手,常因概念理解上的偏差等原因而造成解题失误,进而影响对新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教学集合时应注意“三种数学语言,两种数学思想,一种数学方法.”1三种数学…  相似文献   

9.
集合是什么     
该文在分别考察了两种传统集合概念,即叠代概念与二分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它们分别对于数学和逻辑的局部合理性。最后探讨了这一结论与逻辑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法律逻辑、实用逻辑课的教学中,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概念的外延关系这两个问题是理解概念的重点和难点,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关键在于把握这两个概念的特点,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整体部分关系法、量词限制法等;还要从全同关系、从属关系等不同概念外延关系的区别运用上入手,教会学生提高概念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