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3月30日我随于永正老师到宁波讲学。于老师上了《马背上的小红军》一课。其间,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读了第二节课文,你有哪些词语不懂? 生:“络腮胡子”我不懂。师:什么样的胡子叫“络腮胡子”呢?谁知道? 生:连着鬓角的胡子被称为“络腮胡子”。  相似文献   

2.
有位老师在教《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具体、形象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课文中的疑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具体做法是:当讲到课文第三小节时,老师问“一纵一纵”的“纵”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纵,猛然向前或向上。”有个学生举手反对,他说:“有时候我也看见过日出,太阳不是一纵一纵的。”其他学生也都睁大了眼睛望着老师,等待着老师的答复,那神情仿佛在说:是啊,太阳出来怎么会一纵一纵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你们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过大海,但是一定看过描写大海的书,那些文章里所描绘的海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有的说:“波浪滔天”,有的说“一浪赶一浪”,有的说“波涛汹涌”。这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下了一起一伏的海面。老师模仿波浪,打着手势问学生:“从远处望去,这一起一伏的海面是不是‘一纵一纵’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点头回答。老  相似文献   

3.
授军衔     
邻班的李浩和王乐打了一架,来找班主任张老师评理。李浩很委屈:“我正忙着写作业,他非要我帮他背单词,烦得很!我说没时间,他就骂我。”张老师看看王乐:“你干吗非要这时候麻烦人家呢,换个时间不行吗?”“老师你不知道,下节是英语课,我再背会五个马上就能升‘连长’了!”王乐来劲儿地说。“啊!还有这等好事?咋不给我也说一声?”张老师忍不住笑了。“我说老刘,你搞的啥名堂,让我们学生竟为学习打起架来了啊?”处理完两个男生的事,张老师好奇地问正在备课的刘老师。刘老师转过身,嘿嘿一笑:“咱们班男生太多,贪玩,都上初二了还不知道记单词,我很…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业务学习时,我有幸观看了徐州大马路小学邹凯老师执教的《赶海》录像。其中邹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问话:“老师说明白了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乍一听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仔细一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说明白了吗?”是教者对自己的要求。如果学生没听明白,那当然是老师没说清楚,或者没提醒学生听,老师可以重说。这充分体现了教者对学生的尊重。“大家听清楚了吗?”或者“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往往是教者对学生提出的质问,我已经说清楚了,你什么原因没听清楚?虽然也可以重说,但责备已很明显。学生就是没听清楚,也不…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到小学里听一位一年级老师教《她是谁》一课。有两个小镜头可把我吸引住了。当这位老师教了部分生字词让小朋友自由读课文以后,问:课文里的“她”说的是谁呢?有一个小朋友答:“她”说的是“老人”。另一个答:“她”是  相似文献   

6.
我上了一节自以为很成功的课,心里颇为得意。下课后,我来到学生中间,想听听他们的赞扬。“老师,洞庭湖涨水了,我们可以去看吗?”“老师,我的脚疼,不去做课间操好吗?”“老师,昨天有一个同学没值日!”没有一个学生谈及刚上过的这节课,我心里禁不住有些失望,学生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呢?事后想起来,又觉得有些好笑,站了十多年讲台,也得过不少的荣誉,竟还有这样的虚荣心。转念之间,我忽然想到,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失望呢?当学生取得了成绩,有了一些进步时,我是否都意识到并及时给予表扬了呢?我摇了摇头,自己好像很少表扬学生,总是恨铁不成钢,希…  相似文献   

7.
当我讲完《挑山工》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突然有个学生说道:“李老师,我看最后这个自然段对全文来说,是一条多余的尾巴。”我大吃一惊,但为了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轻轻地问道:“为什么?”未待我话音落定,又有几个学生产生了共鸣,纷纷说它确实是一条多余的“尾巴”。随后,那个学生摆出了一连串的理由:一、从课文的题目来看,课文主要是写挑山工,并不是写“我”画画,而最后一个自然段却是写“我”从泰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我聆听了一节教学示范课《峨眉山道上》。作者通过登峨眉山,深切体会到了铺路人的平凡伟大,可敬可佩,所以课文最后称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执教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中心思想,有效地组织教学。课上,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所有问题几乎迎刃而解。然而就在课堂即将结束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教师可能打算对本节课的思想教育进行一下总结和升华,留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对峨眉山上的铺路人说什么呢?”学生们积极发言。这时,有一个学生忽然提出异议:“老师,我觉得这群铺路人不‘沾嫌’!”(“沾嫌”一词…  相似文献   

9.
<正>先附上一则学生例文:今天第二节课,是我最爱上的语文课。上课前3分钟,老师就板书了课题《蝙蝠和雷达》。我兴奋地想:昨天的语文课老师夸我表现得非常出色,这节课我肯定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首先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我把手高高举起,企盼老师第一个叫到我,可没想到老师却叫了王浩甜。在王浩甜读的时候,我仍自信地想:下一个肯定叫我,可结果老师接二连三都叫了别人。课文读完了,老师也没叫到我,我不禁叹了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上课铃响后,老师怒气冲冲地走进课堂,生气地将作业本扔到讲台上,开始训斥:“作业还没交的,都给我站起来……你们为何不交作业?”学生小声回答说:“作业太多了,有好多我不会做。”“我没见过像你这么笨、这么懒的学生。你看,好的同学10点钟就做完了,就你嫌多?课后你给我把课文抄10遍。其他同学今天作业完成的质量也不高,你们要……”可以想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是如何熬过这节课的。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一些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耳边总能听到年轻老师们说出的一些同样内容的教学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课堂“时髦语”有一些中看,却不中用。 “用自己的方式读读课文”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谈谈你“喜欢用怎样的读书读课文呢”。几个学生站起来声音洪亮地说:“我喜欢和×××一起读书”“我喜欢和小组一起读”“可我喜欢自己读”……坐在下面听着,我心里却在问:这是读书方式吗?这不是合作方式吗?老师面带微笑地告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同学们齐声读了起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在演戏。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上周,我们班的一位老师病了,我提议学生去看望一下,一来可以就此机会慰问老师感谢老师,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一天晚上放学,团支部书记找到我说:“老师,大家主动筹集了钱,可以利用放学时间去看望老师吗?”我欣然同意。晚上放学到上第一节晚自习有一个小时的间隔,而去医院的路程大概10分钟。我以为时间应该很充裕。但是,到晚自习的时候学生却一个都没回来,  相似文献   

13.
“爸爸,我们的数学老师真好!”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边吃饭一边得意地对我说。“是吗?”儿子很少评价他们老师的。“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故作吃惊地问。“前排有三个同学坐一个位子,老师把讲桌挪了一半对刘文说‘坐这儿吧’,你看老师多好。”儿子十分敬佩地说。“以往的老师没这么做吗?”“当然没。”儿子摇摇头。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为儿子庆幸,能碰到这样的一位好老师。我能想象得出儿子的老师挪出一方桌子时的那份自然,那份真诚,甚至还有几分随意,可是正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词:习惯。老师对学生的爱已成…  相似文献   

14.
在江苏无锡,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给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上了一堂语文课,课文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品读课文第一段后,靳老师说:“谁上来把小村庄画下来?”话音刚落,班里大部分学生都举了手,靳老师走到一位没举手的男生跟前,俯下身子问:“你会  相似文献   

15.
去年十月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杭州为四年级学生上了《惊弓之鸟》 ,课堂上高潮迭起 ,精彩纷呈。学完第9节后 ,贾老师“亮”出了这样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 :贾老师 :惊弓之鸟》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可是这篇课文有一个小缺陷 ,比如第9节 ,大家读一读 ,看一看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学生 :(大吃一惊 ,课文怎么也有问题?但在老师指导下读书、思考后发现了课文的不足)“它一使劲 ,伤口又裂开了 ,就掉下来”这句话不够准确 ,“就掉下来”应该改成“就掉了下来”或“就掉下来了”。贾老师 :改得好啊!学习语言就要…  相似文献   

16.
秦梅 《四川教育》2003,(12):42-43
一天,有两个学生到办公室来交本子,看见我正在备“飞行表演”(即“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于是好奇地问我:“我们要学习这课吗?”我笑了笑说:“是啊,你看飞机正在进行飞行表演呢。”“老师,飞机也能表演节目吗?”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没等我回答,另一个学生抢着说:“当然能,我在电视里见过。但如果飞得像书上画的这么近,恐怕早就撞到一起了!”我一愣,不由得停下了我正在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啊,一个学生没见过书上的情景,另一个学生认为书上的情景是假的,这样的素材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吗?再看看这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我陷入了沉思……我重新考虑了这节…  相似文献   

17.
偶然听说一个学中文的博士立志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到一所重点中学做语文老师。但是,同事排挤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他知识广博,在学科知识上更是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大家承认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去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终于明白了个中道理。我注意到这个老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五个细节。第一个细节: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看到有的同学还没有翻开书,就大声教训说:“以后谁在上语文课时还没有打开书,那你就别上课了!”第二个细节: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时候,一个学生向另外一个学生借字典。很明显,这个学生需要字典来解决课文中生字的问题。老师制止了他:“你要字典干什么?哪一个字不认识?不用查字典,我板书好以后就去你那,你问我。”第三个细节:当时学习的是一篇古文。老师先给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老师读得抑扬顿挫,真的显出了一个中文博士的功底。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学生们接到指示之后就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马上大声制止:“不要朗读,要默读,不要出声。”第四个细节: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大概十分钟之后,老师问道:“读完了没有?没有读完的举一下...  相似文献   

18.
上课洗澡     
那是一个赤日炎炎的五月下旬的中午。上课铃刚刚响过,方老师气冲冲地从教室回到办公室,教本都没放下,便找到我说:“校长,二(4)班的班主任不在。这些学生可不得了。我这节地理课无法上了,教室里只有女生,三十多个男生一个也不见了。”“怎么回事?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说都到对面山坳的水库里洗澡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到师范附小见习。除了在四(2)班听课,我还给学生上了一节语文课。记得那节语文课刚下,我还没走出教室,五、六个学生就围到我身边对我说:“章老师,你的课上得真好!”我自己明白,这节课上得不怎么样。于是,我很内疚地说:“不,我上得不好。”“章老师,你就是上得好嘛,你写的粉笔字多漂亮!”一个顽皮的学生大声地说着。哦,原来是这样。第二天吃过午饭,我早早地来到附小。一进四(2)班教室,只见学生都伏在桌上,写着什么。我就走到一个平时比较顽皮的学生旁边,问道:“游开荣,你在做作业吗?”“不是,我在练钢笔  相似文献   

20.
开学第一节课,老师给初一新生点名。其中叫到一个名字:“朱肚皮。”谁也没有答应。老师点完全体学生的名以后,再一次叫“朱肚皮”,还是没人应。老师问:“还有谁没点到名的?”一位腼腆的女孩站了起来,轻声地说:“我!”“你叫什么名字?”老师问。“朱月坡!”女孩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