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正确把握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会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加速其恶性发展,使其处理复杂化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高校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增强"疏导"的理念,把握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建立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是影响校园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其应急管理考量着高校乃至政府机关危机管理的水平。置身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其突发群体性事件也必然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信息传播的聚合效应,对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网络也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更及时地获取校园舆情动态,在突发事件萌芽期进行预警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了当前高校管理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部分高校进行实证调研,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传播的方式和造成的危害等,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高校敏感问题之一,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是高校维稳重中之重。高校群体性事件需“预防为主”,应加强人性化管理、学生的宿舍管理和网络虚拟空间监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应明确责任人、提早介入、合理干预参与人、疏散围观学生并做好后续工作,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使用的普及,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提供难度。然而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的有效性,关涉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特征,探索了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预防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网络利用率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关注使他们成为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与网络舆情的推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构建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体系,对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Internet技术的推广、普及和逐步发展,各种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也呈现愈演愈烈的情势,而这一现象无疑对当今社会稳定、校园和谐、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而在此过程中,网络舆情的影响很大,已成为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如何去正确引导和梳理高校群体性事件,使网络舆情能更好地反映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初衷,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笔者发表此文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互动能力不断增强,加大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本文通过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将其分为生成、爆发、扩大和消亡四个发展阶段,并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贺锋 《家教世界》2012,(24):150+149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的内外部教育环境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就严重的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稳定。文本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简单介绍,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伴随网络舆情集群行为的产生,对社会、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发生在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群体性事件,具有和社会化群体行为不同的特征。基于"共享心理"视角,准确定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影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要素,为预防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行为,以及高校的舆情网络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较为合理的依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群体事件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群体性事件涵义与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辅导员参与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性和优势,并重点对辅导员在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参与原则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的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增强高校对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预防和处置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需要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研究。泄愤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本文分析了该类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国彬 《广西教育》2012,(27):68-69
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阐述高校党建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关系也逐渐多元化起来,加上社会转型以及教育的改革,高校的群体性事件以各种类型发生,这种学生群体性的事件对高校的教学环境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需要拟订一些措施进行应对。本文首先对处置高校学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处置有何意义,然后再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特征分析,最后就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涵义、表现形式、特征、划分、动机和诱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手段与处置措施,这对维护高校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阐述高校党建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给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危害。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和研究现状,深入剖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和演化路径,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只要善于从利益的视角来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从技术角度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扩大和深化,从管制和法律的手段来扩充网络群体性事件诉求的渠道,就可以有效缓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定地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特点、爆发的原因以及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等方面加以梳理。一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部分,已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视,政府开始逐步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建立起了应急机制。基于目前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管理的现状,文章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以及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取得的成就,而后着重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呈上升态势。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预防和减少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保持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视域出发,就如何预防和处置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