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从历史中走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在经历了文化变迁的多样性选择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形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文化变迁视野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域发展的视角,梳理了它从大背景下的文化封闭到文化冲突,从文化自卑到文化模仿,从文化自尊到文化寻根,从文化筛选到文化认同,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从文化自强到文化“走出去” 的历史走向,客观、详细地反映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回眸并重新审视从历史中走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道路,及时、准确地把握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走向及趋势,对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一直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其现代化,而这种转变的过程是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在由自然走向规范性过渡中进行了走向世界的尝试。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保留其基本文化内涵,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现代的夹缝之中,时代的进步亦即宣告古老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土壤随之消亡,按照西方体育的模式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改造无异于削足适履。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状态与休闲文化不谋而合,其常使人置身于人类童年的嬉戏。休闲问题的中国化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中华民族各具特色、风采各异的传统体育应借助其“天然绿色”、原生态、乡土游乐、自然和谐的价值重获新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借助休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特点,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拓展节庆旅游市场,开展农村休闲体育活动,普及休闲知识,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旨归所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互融共进,具有双向建构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维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根植中华文明土壤,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凸显民族传统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文明新形态;彰显民族传统体育“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助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构建;把握中华文明特质,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现文明共融共生;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并逐渐成为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对重庆酉阳河湾村摆手舞保护的持续跟踪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文化的通融性发展,这既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发之本质规律,更是保护之根本方法,主要表现在:1)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从冲突走向融合,相互嵌合无限渐进循环式发展的通融逻辑与表象;2)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文化的通融发展,正好回应了民族传统体育事象生存发展的本源性载体和内涵性、原真性、生态性和本土性等诉求。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中:1)应与民俗文化变量通融发展,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及民俗文化的活动开展、挖掘与整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文化之间的相互丰富与发展;2)应与人口变量通融发展,保证必要和足够数量的传承人和族群,并始终把民族传统体育融汇贯通于“人”即民族居民的发展中;3)应与自然变量通融发展,保持和维护好自然地理生态概貌,构建、保护民族传统体育事象空间地标,并在民族传统体育中融入、彰显其“人”与自然的情怀;4)应与物态变量通融发展,保持和保护好村寨风貌、器物图文等,将民族传统体育符号植入物态变量中。  相似文献   

6.
机遇与挑战——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醒地认清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本文从把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基础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几种心态习惯。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正在消失;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改变“往回看”的思维习惯,纠正只有传统形式才呈现中国特色的认识,克服传统体育活动融入现代体育之中,就是被同化的心态。提出了“以科学化求生存,以社会化求发展,以民族化挤身于世界体育之林”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国术是近代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在“新旧”“中西”之争的近代社会语境中,肩负着中国体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使命。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术的现代化转换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参考。近代“天下”观念逐渐消亡而国家意识勃兴,民族主义、文化冲突等因素使传统体育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挣扎。伴随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土洋体育之争”,在处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发展关系以及中国体育变与不变等问题上,改造出兼备中西文化特征的体育共识。近代国术向现代体育的转向既是一种自救的变革,也是区隔过去、抗争西化,从传统武艺向现代体育的转换。内嵌到历史发展的国术变革,不断被注入新的意义,并展示出与近代国家民族命运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现代的夹缝之中,时代的进步亦即宣告古老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土壤随之消亡,按照西方体育的模式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改造无异于削足适履.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状态与休闲文化不谋而合,其常使人置身于人类童年的嬉戏.休闲问题的中国化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中华民族各具特色、风采各异的传统体育应借助其"天然绿色"、原生态、乡土游乐、自然和谐的价值重获新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借助休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特点,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拓展节庆旅游市场,开展农村休闲体育活动,普及休闲知识,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社会变迁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促进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的途径,以期对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途径进行科学论述,得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构建与现代化元素的断层;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教育空间失意;“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现象的沉睡;民族传统体育主体价值功能的遗失;对外来体育文化的假象模仿;“活态文化”的后继乏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系统化构建;拓展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空间;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加强政府机构的主导地位;回归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功能;开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外来体育文化元素,保持其真性接轨;重视“活态文化”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