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直到清朝为止的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东北民族在中国北半部建立区域性政权(北朝,辽,金)和大一统政权(元,清)的时间长达七百五十年,占这段历史进程的二分之一。东北民族文化在与中原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多元互补历史格局增加了新的因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整合,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贯通哲理、充满智慧、有形有感的中华文化。多民族文化交融是推动这种“哲”“智”“形”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创新、铸牢认同的内生势能。“二人台”是蒙汉人民共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交融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文章对“二人台”的形成背景、艺术人文融合、蒙汉文化融合在“二人台”中的整体呈现、新时代“二人台”蒙汉文化交融与族际认同、“二人台”蒙汉文化融合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和启示等进行了阐述。“二人台”作为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一条日用而不觉的民间路径。  相似文献   

5.
由内蒙古大学王叔磐教授主持的“北方民族文学艺术与中华文化”课题组的研究论丛《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近日面世。论丛收入的19篇研究论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北方民族文学艺术的民族与地区特色,进一度阐述了北方民族文化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有元一代,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短暂地形成了繁荣多元的杂剧文化格局。元代帝王有别于传统汉人的文化观念与政治导向,给元杂剧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空间。元杂剧中包孕的中原传统文化内核与少数民族元素,则呈现出了中华文化美美与共却又和而不同的特征,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文化雏形。少数民族杂剧家的作品蕴含的对中华民族及汉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元杂剧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传播与接受。当各民族杂剧家们不断吸收、借鉴彼此的优秀文化并由儒家文化统摄时,元杂剧迎来繁荣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7.
宋健 《华章》2013,(32)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元代工艺美术在整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文章从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汉文化等若干角度,对元代工艺美术繁荣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8.
契丹文文学在辽代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长城以北大草原上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契丹人威武有加、健勇无比的民族精神,也孕育了契丹人质朴刚健、真率自然的文学艺术。而契丹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包括契丹文文学在内的有辽一代文学,则给相激相融、互动互补的中华文化北雄南秀、异彩纷呈的历史格局注入了新的因子与新的活力,为辽、宋、金、元时期文学的转型提供了一个走势强劲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文化哲学视域中的围棋与藏围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围棋是藏族地区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形式,由于形式、理论及技术与中国围棋相近。因而被纳入中国围棋的研究范围。藏围棋虽说流行于藏区,但其存在本身说明了汉藏民族在认识观上的一致性及藏汉文化的交流,同时也体现出藏汉文化交融时形成的融合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是从历史来看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博大精深”是从内容来看的,体现为中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吕晶 《中国教师》2010,(Z1):78-79
现时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以辩证科学的态度纵贯古今、沟通中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文化。中国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体表现,中华文化将面向世界逐渐走出一条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并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艺术繁荣时期,也是胡汉文化交流、融合及其影响最广泛的时期,更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交流最充分的时期。将从西域乐舞对中原宫廷乐舞、民间乐舞的传播和发展,及对社会风尚的影响展开论述;详尽分析了西域乐舞在中原盛行的原因。因而民族文化艺术既要保护、开发和传承,也要交流、创新和发展,还须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创中华民族文化振兴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完颜亮是生长于东北、叱咤风云于中原的女真族君王作家,其豪放粗犷雄健的文学艺术风格是女真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特征的反映,是其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内心世界的艺术写照,也体现了女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不仅影响了金代和南宋文学创作,对中国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拓跋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它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约在汉末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各地。嘎仙洞遗址和呼伦贝尔境内拓跋鲜卑墓葬能清晰体现早期拓跋鲜卑从起源到不断发展壮大过程及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因素。从考察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墓葬随葬品特征入手,分类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墓葬出土随葬品中的轮制陶器、铜镜铜钱、丝织品、漆器等遗存,探索其中蕴涵的中原汉文化因素,探讨早期拓跋鲜卑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动和认同,对考察古代北方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因此习语的翻译一直是困扰翻译学家的一个难题。本文是从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的影响出发,按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几个方面对习语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竹文化研究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1)竹与中华文化,(2)竹与文学艺术,(3)竹类词语,(4)竹与宗教,(5)外国竹文化,竹文化的研究视野逐渐广阔。对竹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代文学与民俗学等学科视野,其中对竹与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关系、竹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竹崇拜的研究较为全面而透彻,而对涉竹戏曲、歌词、对联以及现当代咏竹诗歌的研究很少,对在生产生活中与竹关系密切的东南亚国家的竹文化研究不多,对中华竹文化与外国竹文化的比较研究也较为匮乏。这些反映了竹文化研究中整体性整理与分析的缺乏,说明竹文化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生成土壤的不同而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其文化意识有着各自的内在价值,文章通过对中西文学的比较,并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了中西文化意识在文学中的渗透,明确了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加强中西文学交流与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竹文化研究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1)竹与中华文化,(2)竹与文学艺术,(3)竹类词语,(4)竹与宗教,(5)外国竹文化,竹文化的研究视野逐渐广阔。对竹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代文学与民俗学等学科视野,其中对竹与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关系、竹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竹崇拜的研究较为全面而透彻,而对涉竹戏曲、歌词、对联以及现当代咏竹诗歌的研究很少,对在生产生活中与竹关系密切的东南亚国家的竹文化研究不多,对中华竹文化与外国竹文化的比较研究也较为匮乏。这些反映了竹文化研究中整体性整理与分析的缺乏,说明竹文化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东方中古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东亚的汉儒文化圈,南亚、东南亚的印度教、佛教文化国,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文化圈。三大文化圈具有不同的文化渊源、内在结构和文化特质。不同的文化意义和表征,导致了三大文化圈的文学发展有不同的路线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第一,民族、文化与和谐。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生存与延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主流乃由多源异质文化融合而成,其间还不断有新的因子注入。所以中华文化才能愈益宽广深厚,才能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包容性和同化力。中国历史上的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最后无不为炎黄文化所熔化。无不完全溶人中华大家庭之中。蒙古和满清曾一度入主中原,但最终无不在中华文化的浸润和包容之下,也充当起中华文化的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