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兆松 《武当》2012,(4):58
真常子,姓即名源,宋徽宗时的宦臣,字道源,自号真常子。古医籍《养生医药浅说》一书中收录有《真常子养生秘诀》一文。诀曰:"酒多血气皆乱,味薄神魂自安,夜漱却胜朝漱,暮食不若晨餐,节食自然脾健,少思必定神安,汗出莫当风立,腹空莫放茶穿。"细细品味,堪称防病保健、益寿延年之妙诀。味薄神魂自安指饮食五味要清淡,酸苦甘辛咸五味不可偏嗜。神魂,此指人的生命活动。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要避免偏嗜大鱼大肉、肥腻厚味,做到素食为主,荤素搭配。另外,辛甘酸苦咸五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气血筋骨,各有所利,不可偏嗜。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不但能充养形体,还能化生精微上聚于精明之府,使脑的发育健全,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饮食勿偏】“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博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博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使营养平衡的保证。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我国古代医著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博食思想,一直受到古往今来的中国人的高度重视。博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适当辅以包括肥肉在内的多种动物性食品。【食宜清淡】“味薄神魂自安”;饮食要“去肥浓,节酸咸”;“薄滋味养血气”。【饮食有时】“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要长寿,三餐…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生姜性辛、温,可疏风、解表、散寒,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或因夏季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待的过久而引发的各种不适,生姜都能有效缓解症状。不过生姜搭配不同材料做成的汤饮,其效果也不尽相同,服用时还需对症。  相似文献   

4.
《体育博览》2020,(4):126-127
体质偏热的人应多吃寒凉性食物,体质偏寒的人则需多吃温热性食物,吃水果也是如此。因此,首先,寒热水果需要搭配着吃。温热性水果主要有:樱桃、桃子、栗子、大枣、核桃仁、橘子、金橘等。不过温热性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寒凉性水果主要有:芒果、枇杷、苹果、梨、柚子、橙等。平性水果主要有:杨桃、木瓜、百合、莲子、花生、榛子、黑芝麻等。我们平常所食的水果中,平性水果所占比例较大,温热性的次之,寒凉性的则更次之。  相似文献   

5.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而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需要用饮食来调补,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达到祛暑消疲的目的。营养物质应以清淡、滋阴食品为主,即“清补”。老鸭就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我国古代医学对鸭作为滋补品有所论述,《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痨热骨蒸、血晕头痛、阴虚失眠、肺…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养生保健中,有一些矛盾的关系是需要辩证来看的。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健康长寿至关重要。饱与饥:吃太多东西会损伤脾胃,但因为节食或饮食不规律而导致饥饿,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抱朴子》中说:"养生赖于饮食,然使醉而强酒,饱而强食,未有不伤身者。"可见处理好饥与饱的关系有多么重要唐代的诗圣杜甫,就是因为饱餐了一顿耒阳县令送的烤牛肉而死的。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有一位名叫马齐的户部尚书,他们家自他的祖父往下四代都非常长寿,百岁寿星竟然有五人而马齐本人也活到了88岁,这在医  相似文献   

7.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这就是说,不光要吃得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以下1种饮食方法均益养生,但应该注意用得合理,用得巧妙。1.少食:在保证营养前提下的“少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寿高10岁,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提倡养生以少食为佳,最好是“早饭清清一碗粥,夜饭少吃亦教足”。著名的麦凯效应已证实少食可延寿。基因学说也证明,少食可有效地延长端粒DNA序列缩短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五味知多少     
人们始终离不开饮食中的五味——甜、酸、苦、辣、咸。按照中医的说法,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酸味】由有机酸产生,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医认为,酸味入肝。适当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脾胃之功,并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酸还具有消毒的作用。但过量服食可引起胃肠道痉及消化功能紊乱,故脾胃有病者宜少食。【甜味】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中医认为,甜味脾,吃甜食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胃、止痛、解毒等作用,但过食甜腻之品,则会壅塞、滞,不仅使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并且还会引起身体缺及…  相似文献   

9.
<正>一、提高学生在运动疾病与损伤方面的理论水平在教学中,只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隐患,才能有效避免疾病和损伤的发生。对此,教师可利用室内课时间讲解夏季体育运动易发生的疾病与损伤的理论知识,如,中暑  相似文献   

10.
胆囊炎与胆石症属于中医的"胆胀"范畴.病因分为内因(正气虚)外因(邪气实)两个方面,内因方面一是性格过度压抑或过度暴躁,再加上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及社会压力等外因的作用,就容易导致肝疏泄失常累及胆腑,外郁蕴热而成"胆胀".  相似文献   

11.
龚鹏 《健身科学》2009,(1):16-17
《闲情偶寄》中有一段话,颇为精彩:“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如文王之嗜菖蒲范,曾皙之嗜羊枣……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成良药。”意思是说:本性特别喜欢的东西,可以有药的功效,人的一生,总有一种偏嗜偏爱的东西,像文王偏爱用菖蒲腌成的酸菜,曾皙偏爱羊枣等等,一个人嗜好的东西,往往跟他性命相连,如果重病的时候能得到,都可以称为良药,不能人为剥夺。  相似文献   

12.
舒肝利胆功,是防治急、慢性肝胆疾患的经络导引动功,经广泛应用,证明有效率为87%。祖国医学认为,肝病多由温热蕴结脾胃、肝气失于疏泄所致;胆为清净之腑,以清泄通降为顺,如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湿热蕴结以及情志不舒,就会引起肝胆气郁,疏泄失常,胆腑为病。因此,祛热利湿、健脾调胃、疏解肝郁、清泄胆腑是防治病毒性肝炎及胆道疾患的重要原则。舒肝利胆功是遵照“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脏腑所属、主治所为”的中医学理论,可比较理想地对病  相似文献   

13.
l、红薯柿子若同吃,体内结石易生成。 2、羊肉滋补营养好,若遇西瓜便相侵.。。 3、要吃狗肉须注意,再吃绿豆能伤身。 4、黄鳝皮蛋美佳肴i同食就会疾病生。 5、甘草鲤鱼性相反,兼而食之定伤人。, 6、香蕉芋头本不合,同吃肠胃会生病。, 7、鸡蛋若遇消炎片,同室操戈两相争。: 8、豆腐蜜糖拌着吃,味道虽美毒攻,D。 9。芥菜好吃要牢记,遇着兔肉伤身形。 10、黄瓜生熟都可口,进食之时忌花生。饮食“十反歌”@梁生跃  相似文献   

14.
把酒祝东风     
《集邮博览》2009,(1):20-20
酒,是人类送给自己的礼物。人在世间匆忙行走,或因身处苦寒之地而挨冻,或因世路多艰而内心寒凉,或因清规戒律的束缚而郁郁不得志。幸好,我们有酒。人生虽多愁苦,偶尔也有得意时。此时此刻,若一人独处,需要自我欣赏;若与挚友分享,少不了唱和共鸣;若与众人同乐,更会欢歌热舞,尽兴而为。正好,我们有酒。  相似文献   

15.
在运动员中出现的贫血现象,女运动员要比男运动员多得多。就其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来说,应考虑到种种复合因素。从实际调查中明显地看到:为了减轻体重而减食,或在夏季训练时由于食欲减退而引起饮食量减少,这都是贫血发生的重要因素。假如减食方法不得当,也会引起整体营养状况不良,由于体力消耗,耐力下降,接着便引起贫血,使  相似文献   

16.
郭庆伟 《武当》2009,(8):51-51
一、饮食求清淡。夏天气温高,人体热量消耗要比平常大,此时往往食欲不振,因此在饮食安排上,要力求清淡、可口,多食新鲜蔬菜、瘦肉、时令水果等。此外,将绿豆、菊花、金银花等煮汤或泡茶喝,既可适时地补充因出汗消耗的水分,又可清热解毒,安躁除烦。  相似文献   

17.
许磊 《健身科学》2008,(11):37-37
疾病与五味4、甘食过度之害甘性食物主要起到补益作用,不仅包括甜味食物,还包括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即大家熟悉的"三高食物"。4.1高糖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有关人类死因的调查分析显示,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10~20年。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体内循环失调。糖属酸性,摄入过  相似文献   

18.
患有肝硬化后,医生常常叮嘱患者要注意饮食,少吃高蛋白的食物。但是也不必采取绝对素食,因为营养不良时,对于疾病的康复也是不利的。肝硬化患者的包含注意事项有:(1)宜定时定量,每餐不宜过饱。(2)饮食多样化,根据自己的食量,把家常食品和我国的药膳搭配食用。(3)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素:应给予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进适当脂肪及蛋白质,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少食油腻之品。(4)适量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5)对有浮肿或腹水的病人,要控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有肝昏迷前驱症状之患者暂…  相似文献   

19.
药在百味中     
食疗之法,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周朝即设“食医”之职,《内经》亦载:“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亦即药物(古代谓之“毒药”),是攻邪、治病的;食物,是用以补益养正的。人体正气旺盛,无病能预防,有病会减轻。所以,宋代名士王介甫说:“味,养精者也;谷,养形者也;药则治病者也。”尝闻古今许多大医学家,都善于用饮食代药。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人的“安身之本”就是饮食。人患疾病,服药若多,消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中医称为“败胃”,如果停药,胃气便可渐苏,此时…  相似文献   

20.
话说虚窝     
诱鱼的窝可分实窝和虚窝两大类。撒几把米或投几坨糟食制成的窝,被称为实窝(也有人称其为“真窝”)。实窝的制。窝方法简单易学,而且聚龟效果不错,是多少年来广大钓鱼人最爱用、最常用的打窝方法。但是如果细心研究一下便会发现,实窝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缺点:在垂钓过程中要经常补窝,既费时又麻烦,若补得不及时,鱼便可能会因缺食而走之;投饵方法稍有不当就可能把鱼惊跑;若投得不准,就可能把鱼引跑;窝中食若太多,鱼有可能饱腹而去之;诱饵的味若太浓、味太好,便很可能出现鱼只吃诱饵而不吃钓饵的尴尬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