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个性发展。作文最具有个性倾向.最能体现人的创新品质。作文理当个性化,所以小学写作教学应特剐重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张鸣 《文教资料》2011,(20):48-5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使所写的文章色彩斑斓,各具特色,并充满个性。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因材施教。教师的指导粗中有细,对作文要求同中求异,评价时有的放矢,才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独到的自我表达,写出充满个性、充满童趣、充满童心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创新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本文分析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作文教学创新的诸多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自”能力是“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觉创新”的能力;“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在开放教育试点教学中,尝试通过培养“三自”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诸如缺乏真实性,空话连篇,千人一面等问题,与提倡个性,呼唤创新的时代精神很不和谐。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作文水平的提高,除了加强学生的基本功以外,教师也要更新理念,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充分的张扬个性,力求创新,并且给予适时得当的指导,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促进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于晓静 《成才之路》2011,(19):73-73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语文教育。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体验性、创见性与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历年来,高考语文一直沿袭话题作文,中学作文教学注重如何应考,陷入了一种无序状况,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目标越来越远。应重新构建中学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提高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创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张扬学生个性。通过实践教学,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文教学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快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教育的光荣使命,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作文堪称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近年,我们大力提倡作文创新。确实,创新也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创新就是要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规则,重新构建开放、发散的思维形态。  相似文献   

10.
曾丽军 《中学文科》2005,(12):50-50
作文教学改革虽然喊了多年,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面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时,往往忽略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选择自由,压抑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和个性,造成此层面的学生对写作无兴趣,所写文章缺乏情感、个性,呆滞无味。这与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注重人文性和丁具性相结合”是不相符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性化,用人性化作文教学唤回学生的真我与个性,在放飞思想与情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体育教学沿用传统模式,阻碍了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实施创新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其方法和手段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改革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贯穿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我以为应该具备以下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教学中,语文、数学的标准答案没有更多选择的可能,作文中记叙着相同有意义的事,用僵化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叫他们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的个性在哪里?这不能不令人对现在的中学教育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的想象、创新的大门,挖掘他们潜在的智慧。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渗透创新教育,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观念、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发展学生个性,转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初中数学教师应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故事作文是充满灵性的创新作文,创新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冲破圈圈框框的束缚,拓宽思路,主动尝试,自由想象。根据教学实践,探讨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故事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昌安 《教育与职业》2006,(14):137-138
中文教育教学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中文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中文教育教学中,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扩展思维能力、实施美感教育和增强批判精神,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朱素娟 《考试周刊》2013,(56):57-58
创新教育是社会的需要。要想培养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作文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途径。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性,有个性,这在作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作文个性目标却长期被中学作文教学漠视,造成了职院新生作文缺乏个性。中学作文教学漠视作文个性教学的宏观原因主要有:“语文工具论”拒绝学生个性:“典型性原则”束缚学生作文个性:“应试教育”冷落学生作文个性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即要求我们作文教学应摆脱俗套,力求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有了丰富的个性化思维,就会有新颖的作文产生。而对电影进行赏析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学生因生活空间狭小,生活阅历少而在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新意而言的局面,学生也不会因老师所留作文范围过窄而限制了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